首页> 中文学位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市场结构及企业行为的影响——以汽车制造业和零售业为例
【6h】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市场结构及企业行为的影响——以汽车制造业和零售业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在世界范围内,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中国在加入WTO之后,通过跨国并购吸收外资的比例逐渐提高,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关注的外资并购案例。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总结了入世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特点,梳理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市场结构及企业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以汽车制造业和零售业为例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市场结构及企业行为的现实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特点体现在并购规模、并购主体、行业选择、地区选择、目标企业选择和并购方式选择六个方面。在并购规模方面,外资并购总额和平均交易金额快速增长,巨额外资并购案例频繁发生。在并购主体方面,实力强劲的跨国公司和大型私募股权基金替代中小资本成为外资并购的推动者。在行业选择方面,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发生在服务业的外资并购增长迅速。在地区选择方面,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发生在中西部地区的外资并购呈增长之势。在目标企业方面,跨国公司多选择各行业龙头企业、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在并购方式上,根据目标企业是否上市,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方式趋于多元化。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本文认为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将影响市场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使得中国市场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在中国市场竞争企业的行为。在影响市场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上,本文选择了集中度和进入壁垒两个因素。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有使得市场集中度提高的趋势,然而对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跨国公司会在中国市场上形成垄断,反而可能起到优化中国市场结构的作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的政策性壁垒较高,结构性壁垒较低。中国加入WTO之后,鼓励外资并购的政策陆续出台,政策性壁垒有降低的趋势,这将促进跨国公司并购进入中国市场。而在成为在位厂商之后,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垄断优势重构较高的结构性壁垒。总的来说,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促使中国市场结构从分散化的市场结构向垄断竞争或者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转变。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竞争行为表现不同。本文从价格行为、研发行为和广告行为三个方面分析两种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竞争行为。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往往通过价格战和增加广告投入进行市场竞争。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企业倾向于通过技术创新、差异化战略进行市场竞争,而不单纯的依靠价格和广告。
   本文选择外资并购频发的汽车制造业和零售业为例,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现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跨国公司并购后企业行为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并购明显提高了产业的生产集中度,并且对新进入者构建更高的进入壁垒,使得中国汽车产业呈现中高寡占市场结构的特征。这种寡占市场结构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汽车市场的高度集中,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打破了汽车产业的行政垄断,有助于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在零售业,跨国公司的进入改善了原有规模小、分布散乱、业态单一、过渡竞争的格局,优化了产业组织结构。跨国公司进入后,汽车企业的竞争行为表现为价格战,加快新车型推出速度、增加广告费用、多品牌及产品系列化策略。零售业企业的竞争行为表现为灵活的价格策略、技术创新、自有品牌策略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