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创新驱动增长方式下的中国外贸政策研究
【6h】

创新驱动增长方式下的中国外贸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现实背景

1.1.2 本文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1.1.3 核心概念界定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2.1 研究思路

1.2.2 论文结构

1.3 论文的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创新

1.3.2 研究论点创新

1.3.3 政策思路创新

第2章 理论与文献述评

2.1 贸易政策与经济发展方式

2.1.1 自由贸易政策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

2.1.2 保护贸易政策及相关发展方式

2.2 贸易政策影响技术进步的机制研究

2.2.1 外贸商品政策影响技术进步的研究

2.2.2 外贸国别政策影响技术进步的研究

2.2.3 相关外资政策影响技术进步的研究

2.3 中国外贸政策评价

2.3.1 中国外贸总政策的观点

2.3.2 中国的具体外贸政策

第3章 外贸政策影响创新驱动的理论分析

3.1 科技进步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

3.1.1 科技进步的影响因素分析

3.1.2 科技加速进步理论假说

3.1.3 理论检验及世界科技兴衰启示

3.1.4 世界科技兴衰启示

3.2 贸易政策影响技术进步的宏观理论分析

3.2.1 自由贸易政策与内生性产业升级

3.2.2 保护贸易政策、产业分化与技术阻碍

3.2.3 进一步讨论与政策调整启示

3.3 贸易政策影响技术进步的微观理论分析

3.3.1 封闭经济中的基准模型

3.3.2 开放条件下的分工格局

3.3.3 技术跃迁与产业升级

3.3.4 贸易政策及其优化的讨论

3.4 理论总结与外贸政策调整原则

3.4.1 经济开放原则

3.4.2 政府放权原则

3.4.3 遵循比较优势原则

3.4.4 中等技术扶持原则

第4章 现行外贸政策创新驱动绩效与演进方向

4.1 自由贸易政策的逻辑起点:国际分工与国别政策

4.1.1 参与国际分工与市场多元化趋势

4.1.2 被动参与国际分工的科技创新阻碍

4.2 经济开放与高技术产业扶持:激进出口导向的商品政策

4.2.1 产业扶持与激进出口导向的形成

4.2.2 两种阻碍科技创新的政策效应

4.3 促进贸易与国际技术外溢:与外贸相关的外资政策

4.3.1 引进外资转向对外投资的经济逻辑

4.3.2 外资政策的科技创新绩效考察

4.4 创新驱动增长方式下外贸政策的演进方向

4.4.1 政府放权与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下的商品政策演进

4.4.2 经济开放原则下的国别政策演进

4.4.3 中等技术扶持与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下的外资政策衔接

第5章 驱动创新的外贸政策思路Ⅰ:中性服务型出口导向

5.1 中性服务型出口导向政策涵义

5.1.1 出口导向与政策中性的涵义

5.1.2 服务型政府涵义

5.2 中性服务型出口导向政策内容

5.2.1 中性服务型出口导向与内生产业升级

5.2.2 中性服务型出口导向与技术进步

5.3 贸易政策转型的措施

5.3.1 减少过高技术产业的补贴

5.3.2 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

5.3.3 减少对传统出口行业的补贴

5.3.4 增加完善市场和公共设施的投入

5.3.5 规范对升级企业的必要扶持

第6章 驱动创新的外贸政策思路Ⅱ:全球化与区域化互动

6.1 显性技术附加值测算

6.1.1 显性技术附加值及其改进

6.1.2 方法与数据

6.1.3 测算结果

6.2 中国分工地位分析

6.2.1 中国分工地位比较

6.2.2 中国的显性比较优势分析

6.3 政策调整建议

6.3.1 全球化与区域化统筹思想

6.3.2 “浅池现象”与区域一体化措施

第7章 驱动创新的外贸政策思路Ⅲ:人才国际化支撑

7.1 新两缺口模型与人才国际化战略意义

7.1.1 两缺口模型与适用性

7.1.2 新两缺口模型

7.1.3 人才国际化的现实意义

7.2 人才国际化的实施建议

7.2.1 兼顾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

7.2.2 兼顾创业人才与创新人才

7.2.3 兼顾奖励机制与竞争机制

7.2.4 兼顾人才的国内流动与国际流动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1.1 理论分析结论

8.1.2 外贸政策调整的原则

8.1.3 外贸政策调整方向与措施

8.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表1 SITC三位数分类码的技术附加值

附表2 SITC三位数分类码的进出口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中国正处于创新驱动新增长方式的转变阶段,这既是中国转变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中国未来政策调整的方向。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外贸政策必然要进行适应性调整,本文主要研究了创新驱动增长方式下,中国外贸政策调整的原则、方向与具体措施。
   首先,本文构建用以解释科技发展机制的“科技加速进步假说”,认为科技进步由自身常规发展和制度创新冲击共同决定。常规的科技进步速度相对固定,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制度创新导致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速度又决定了科技进步加速度的变化。进一步通过解释李约瑟之谜、汤浅现象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科技快速发展验证了假说的解释力。
   然后,论文理论分析了贸易政策影响科技进步的宏观机制。开放均衡条件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只能依靠科技创新来拉动,任何直接扶持不具比较优势产业的政策都将致使产业结构分化,稳态均衡条件下的政策干预还将导致产业蜕化和内生技术进步的阻碍。新时期政策转变的关键在于从对产业生产的补贴向促进科技创新方面转变,但对于生产效率高、技术带动性强、非完全竞争的战略新兴产业,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补贴予以适当扶持。
   继而,进一步理论分析了贸易政策影响科技进步的微观机制。开放条件下,一国的技术进步来自干中学、研发投入和技术外溢三个方面,三者的综合效应会使得各国专业化生产自己比较优势产业中的技术上边界产业。动态比较优势与博弈论分析表明,对于低技术水平国家的企业而言,开放政策能带来更快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福利提高;对于中等技术水平国家的企业而言,开放政策可能导致整个国家陷入“中等技术陷阱”,产业升级停滞,技术进步减缓;对于高技术水平国家的企业,开放的政策意味着更高的垄断利润、连续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据此,处于中等技术的国家应当实行政策扶持,并借助开放条件下的好处,实现更快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四点外贸政策调整的原则,即经济开放原则、政府放权原则、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中等技术扶持原则。随后,论文在分析现行外贸政策创新驱动绩效的基础上,结合四项调整原则,提出了外贸政策调整的方向与措施。
   第一,从激进的出口导向转向中性服务型出口导向。新形势下,要以创新驱动为立足点,转变高税费高财政、补贴高技术产业、补贴劳动密集产业的“三位一体”激进的出口导向战略及其相关政策,构建减少过高技术产业的补贴、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减少传统出口行业的补贴、增加完善市场和公共设施的投入、规范对升级企业的必要扶持为内容的新的“五位一体”中性服务型出口导向战略及相关政策。“五位一体”中性服务型出口导向政策的逻辑思路是:以减少对过高技术产业的政府补贴为突破口,解放高补贴低效率对政府财政收入的束缚,进而放宽民营企业的税费征收标准,优化市场经营环境,打通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内生升级通道,使得传统出口行业不再是承担就业重任的补贴行业,政府收缩的财力有更多机会进行公共基础实施投入和企业内生升级的护航。
   第二,从参与国际分工转向全球化与区域化互动。显示技术附加值分析发现,中国在东亚的分工地位高于在国际市场上的分工地位,由此中国可以从被动参与国际分工的外贸政策向全球化与区域化互动的政策转变。一方面从国际引进技术提升国际技术外溢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通过更多参与东亚分工提升“干中学”技术进步,形成全球化与区域化互动的科技进步发展方式。该部分进一步就促进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提出了应对“浅池现象”的措施,即充分利用中国经济总量和经济影响力的优势,深化和周边国家标准化的双边、多遍合作,逐步形成新的东亚区域核心,致力于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第三,从引进外资、“走出去”投资转向人才国际化支撑。首先提出了引进人才的“新两缺口”理论。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既不缺少外汇储备,也不缺少国内储蓄,指导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外债的“两缺口”理论不再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根据现象观察,本文提出了引进人才的“新两缺口”理论,即引进人才既能弥补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缺口,又能弥补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缺口,促进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快速发展。人才国际化战略是国家的重要部署,本文进一步提出人才国际化支撑战略,是以招才引智替代招商引资,以人才国际化推进企业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海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并建议兼顾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兼顾创业人才与创新人才,兼顾奖励机制与竞争机制,兼顾人才的国内流动与国际流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