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自适应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
【6h】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自适应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主要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前景

1.3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理论建模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1.4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模态分析及存在的不足

1.5 模型降阶方法综述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1.6.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2 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2章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动力学模型

2.1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组成部分

2.2 滚珠丝杠传动机构动力学模型

2.2.1 滚珠丝杠受扭转载荷作用

2.2.2 滚珠丝杠受轴向载荷作用

2.2.3 丝杠螺母侧面受到的载荷

2.2.4 丝杠受扭转和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变形

2.2.5 丝杠和螺母的轴向刚度

2.3 伺服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数学模型

2.3.1 交流进给伺服系统的组成

2.3.2 位置检测及控制单元

2.3.3 速度检测及控制单元

2.3.4 交流伺服电机矢量控制动力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原理及控制器结构

3.1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理论基础

3.1.1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3.1.2 正实函数

3.1.3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结构

3.1.4 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假设条件

3.2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原理及模型描述

3.3 被控对象相对阶为1的自适应控制

3.3.1 自适应控制器结构

3.3.2 自适应规律

3.3.3 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步骤及控制算法

3.4 被控对象相对阶为2的自适应控制

3.4.1 自适应控制器结构

3.4.2 自适应规律

3.4.3 设计步骤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建模理论与方法

4.1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建模原理

4.2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仿真建模

4.2.1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仿真模型

4.2.2 仿真实验

4.2.3 结果验证

4.3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实验建模

4.3.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设计

4.3.2 实验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自适应建模

5.1 试验系统简介

5.2 滚珠丝杠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实验平台的建立

5.2.1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模型描述

5.2.2 参考模型的选择及模型描述

5.2.3 自适应控制器结构和控制律

5.3 参考模型的选择

5.4 可调参数初值的选取

5.5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建模试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滚珠丝杠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动态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6.1 典型输入信号

6.2 系统响应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

6.2.1 系统响应性能指标

6.2.2 系统响应性能影响因素

6.3 提高滚珠丝杠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响应性能的措施

6.3.1 控制系统方面

6.3.2 机械传动机构方面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English Paper

展开▼

摘要

随着现代加工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高速、高精加工的发展,对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直线电机驱动和并联虚拟轴驱动等形式的进给系统出现,对传统的以“伺服电机+滚珠丝杠”驱动形式的进给系统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分析了现有进给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由于滚珠丝杠进给系统设计技术和加工工艺成熟,成本低,工作可靠,具有对外力和惯量变化不敏感等优点,如果在对其机械传动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并获得其相对精确的低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伺服控制方式,配置合理的伺服参数来进一步提高它的动态性能,滚珠丝杠进给系统仍是高速高精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一种理想选择。
   适宜的数学模型是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础,是预测其工作行为的关键。由于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系统,通过理论建模方法得出的数学模型的阶数一般较高,不便于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模型降阶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对已有模型降阶,然而模型降阶后会降低其精度,不利于高精度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而模态分析则存在激励困难、试验结果的可信度有赖于试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误差较大的不足。因此,利用理论建模和模态分析的方法很难获得滚珠丝杠进给系统不同工况下的精确数学模型。
   本文围绕如何获得工况下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相对精确的低阶数学模型,提出了一套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建模方法,并对其建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对现有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理论建模和模态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理论建模方法得出的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数学模型阶数一般偏高,不便于进行系统分析,而模型降阶方法较少考虑实际的工程因素;实验建模方法存在施加激励困难,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等问题,因此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建模方法,获取在工况下与原有系统匹配良好的低阶数学模型对系统分析和控制器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对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机械传动机构和伺服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用分布参数建模方法描述细长滚珠丝杠副的传递子系统,推导出了包括滚珠丝杠受扭转载荷作用下丝杠扭矩到角速度的传递函数和滚珠丝杠受轴向载荷作用下丝杠输入端应力到速度的传递函数,对滚珠丝杠和丝杠螺母的受力和变形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速度检测及控制单元、位置检测及控制单元、交流伺服电机等环节的数学模型,为分析、优化和改进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机械传动机构,合理配置伺服参数,提高动态性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3.对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所涉及到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分别研究了被控对象相对阶为1和2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控制器结构和自适应律,并对其设计步骤和控制算法进行了分析。
   4.论述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建模原理,对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仿真建模和实验建模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对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建模原理进行了研究,以被控对象相对阶数等于1为例,推导出了被控对象的模型表达式;
   研究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仿真建模方法,利用MATLAB/Simu1ik建立了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仿真模型,并以获得滚珠丝杠进给系统高阶理论模型的等效二阶模型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研究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实验建模方法,建立了基于标准以太网实时同步运动控制平台EtherMAC(Ethernet for Manufacture AutomationControl)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实验平台,并以获得伺服电动机系统的等效二阶模型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5.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实验平台,研究了获得工况下滚珠丝杠进给系统低阶等效数学模型的方法。把滚珠丝杠伺服进给系统看作整体并作为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被控对象,以光栅尺的反馈数据作为系统的输出,结合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特点和控制要求,选动态品质优良的二阶模型作为参考模型,通过试验使可调系统和参考模型达到匹配,然后推导出了滚珠丝杠伺服进给系统的二阶模型。
   6.对滚珠丝杠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响应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机械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两方面研究了提高进给系统动态性能的有效措施。在机械传动机构方面,运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借助MATLAB软件的特征值求解函数eig()对固有频率进行了求解,定量分析了工作台质量、各部件刚度和工作台位置变化对进给系统轴向一阶固有频率的影响;在控制系统方面,研究了参考模型、自适应增益和可调参数初值对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课题的研究工作,为获得工况下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相对精确的低阶数学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合理配置控制系统参数,提高系统动态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在设计阶段预测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动态性能,优化设计机械传动机构,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课题中所建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和采用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建模与分析方法对直线电机驱动的进给系统及其它系统的建模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