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社区发展的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研究
【6h】

基于社区发展的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研究对象和案例选取

1.5研究内容及框架

1.6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2研究基础与理论综述

2.1研究概念界定

2.2相关理论综述

2.3相关研究进展

2.4本章小结

3我国旧城社区更新规划转型的背景

3.1旧城社区更新中的利益冲突与矛盾

3.2旧城社区更新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3.3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的转型探索

3.4本章小结

4发达国家和地区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经验借鉴

4.1国外案例研究综述

4.2美国“社会建筑”旧城社区更新规划

4.3日本“造街活动”旧城社区更新规划

4.4我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旧城社区更新规划

4.5对我国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的启示

4.6本章小结

5旧城社区更新规划中引入社区发展理念的路径

5.1可行性研究

5.2社区发展的多维价值观

5.3旧城社区更新规划中的社区发展内涵

5.4引入路径

5.5旧城社区更新规划中引入社区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

5.6本章小结

6基于社区发展的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程序

6.1基于社区发展的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立项

6.2社区问题和意见调查阶段

6.3社区要素和需求分析阶段

6.4方案设计阶段中协调社区意见

6.5审批和实施阶段中的公共利益保障

6.6本章小结

7基于社区发展的旧城社区更新规划方法

7.1引入社区治理的规划工作方法

7.2涵盖社区发展的规划内容

7.3本章小结

8基于社区发展的旧城社区更新规划保障

8.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8.2建立多元化机构组织

8.3制定激励政策

8.4本章小结

9结语

9.1主要研究结论

9.2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当前,中国已迈入了城市时代,土地资源需求巨大而供给短缺,城市发展低效扩展,中国城市必须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旧城更新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旧城社区更新作为一项量大面广的民生工程,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由于现有规划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弊端,旧城社区更新规划难以全面解决社区发展问题,更新后的社区无法可持续发展,给居民生活和社会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如何改进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旧城更新中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1970年代之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旧城更新中尝试把社区发展融入到旧城社区更新规划中,美国的“社会建筑”、日本的“造街活动”都属于此类,这些探索的特点是通过调整观念、政策、主体和方式,将社区发展理念融入到更新过程中,将社区发展规划的内容方法与旧城更新规划相结合,为在旧城社区更新中实现社区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理论和经验,结合国内深圳、广州等城市已有的探索,试图对基于社区发展的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的构建展开研究。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实践研究、经验总结、系统分析等方法,在对旧城更新相关主体之间的交易性、分配性、制度性利益冲突和矛盾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剖析我国现有的旧城社区更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当代旧城社区更新规划迫切需要引入社区发展理念。通过比较研究和深入剖析发达国家和地区基于社区发展的旧城社区更新规划实践和技术手段后,本文分析了中国在旧城社区更新规划中引入社区发展理念的可行性,提出了在规划过程、规划方法和规划内容中引入社区发展理念的路径,并总结了引入社区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
  本文进一步选取了与旧城社区更新联系紧密且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社区类型:混合式社区(北京菊儿社区、武汉正街社区)和演替式城中村社区(钦州上沙村)作为案例研究,具体提出了在规划程序中需要引入社区发展规划关键技术和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在规划方法中需要引入社区治理工作方法和扩充基于社区资本的社会发展内容;在规划保障中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多元化机构组织和制定激励政策的建议,建构一种以社区为更新单元,基于社区发展的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的工作框架与规划保障,以期实现旧城社区的全面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赵茜;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科 城乡规划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洪亮平;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4.114;
  • 关键词

    旧城更新; 规划设计; 路径选择; 社区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