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6h】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期和非急性期行介入治疗的临床中期结果对比

1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血管重塑的形态学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新进展

致谢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期和非急性期内行介入治疗的临床中期结果对比
  目的: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成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其介入治疗的时机依然具有争议。本文就我院近5年来行TEVAR治疗的B型A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在起病急性期(起病<14天)和非急性期(起病≥14天)行介入治疗的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差异。
  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261名连续性行TEVAR治疗的Stanford B型AD患者。其中,190名患者在病程急性期内行介入治疗,定义为急性组;其余71名患者为在非急性期内行介入治疗,定位为非急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院内临床数据(包括: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手术相关资料等)和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间院内和术后近中期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急性和非急性组患者间,两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方面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急性组患者较非急性组患者更多表现为胸痛和背痛(均P<0.05),且疼痛多为突发性。另外,急性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162.9±32.8mmHg vs.152.4±29.1mmHg, P=0.013)和舒张压(93.7±21.1mmHg vs.87.2±16.4mmHg, P=0.010)均高于非急性组。所有两组患者行TEVAR治疗的成功率为100%(261/261)。术后仅有1人(非急性组)在院内死亡,考虑为夹层破裂导致。院内和术后30天的并发症,包括逆行撕裂致A型夹层、急性肾功能衰竭、偏瘫/截瘫以及脑卒中等,两组间发生率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中位数随访时间为36个月(23-51月),生存曲线分析提示:两组患者5年间总体生存率(急性组94% vs.非急性组83%,p=0.056)和免于主动脉相关死亡的生存率(急性组95% vs.非急性组97%,P=0.813)均无显著性差异;另外在术后再次行介入/手术方面,急性组患者5年间免于再次行介入/外科手术的生存率与非急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89% vs.74%, p=0.169)。
  结论:对于Stanford B型AD患者,急性期内行TEVAR治疗并没有增加患者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急性期内和非急性期内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无明显差异。然而,最终结论还需要行大样本量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论证。
  第二部分: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血管重塑的形态学分析
  目的:观察并测量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前和术后主动脉各水平面真、假腔直径和面积的变化,术后各平面假腔的通畅情况,以了解B型夹层急性期内行介入治疗对于主动脉重塑的影响。
  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所有行TEVAR治疗的连续性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均在起病的急性期内(<14天)行TEVAR治疗,术后定期行常规临床随访并行主动脉CTA复查。对患者的术前和术后主动脉CTA三维影像图片进行测量对比,采用Image-Pro Plus(IPP,Version6.0,Media Cybernetics,Inc,USA)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真、假腔直径和面积的测量,并观察各平面假腔血栓化情况,以了解TEVAR术后的主动脉重塑。
  结果:总共入选172名患者,其中男性153(89%)人,女性19(11%)人,平均年龄51.2±10.6岁。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院内及手术30天内均存活。中位数随访时间为36(23-51)月,有8例患者失访,其余164名患者均完成随访。使用Image-Pro Plus图像处理软件对主动脉A(主动脉峡部)、B(降主动脉中段)、C(降主动脉远段)、D(腹主动脉腹腔干)四个平面的真腔、假腔的直径测量的结果显示:术后各水平面真腔直径均大于术前,除D平面外(13.9±4.0 vs.11.5±4.2,P=0.210),其余各处的差异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均<0.001);A(5.9±4.9 vs.16.2±5.7,P<0.001)和B(4.8±4.4 vs.14.3±4.8,P<0.001)平面的术后假腔直径也较术前明显减小,而C(9.6±9.4 vs.17.7±8.3,P=0.056)和D(11.3±5.4 vs.14.3±4.4,P=0.249)平面虽然也减少,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同样在真、假腔面积方面,各平面的真腔面积均较术前明显增大(P均<0.05)。而假腔面积,除D平面较术前减少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128.9±83.3 vs.180.0±103.7, P=0.140),其余各平面术后假腔面积均明显小于术前(P均<0.05)。对于TEVAR术后随访期间内复查的主动脉CTA图像进行分析显示,A平面的假腔血栓化的比例最高,完全和部分血栓化分别为87.5%和7.9%;B平面假腔血栓化的比例次之,完全和部分血栓化的比例分别为86.2%和9.2%;C平面的完全血栓化比例为71.1%,部分血栓化为22.3%;而D平面完全血栓化的比例为12.5%,部分血栓化的比例为28.3%,有59.2%的患者的假腔完全通畅。
  结论: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行TEVAR治疗后胸主动脉真腔逐渐扩张、假腔缩小同时伴有假腔的血栓化,其有益于胸动脉的重塑。然而,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该结论还需要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予以证实。另外,对于腹主动脉腹腔干水平的假腔血栓化比例较低,主动脉重塑不良的现象,仍待有进一步的治疗方案进行解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