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子束驱动低温等离子体源的动理学模拟研究
【6h】

电子束驱动低温等离子体源的动理学模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低温等离子体与微电子工业

1.2 原子层刻蚀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3 电子束驱动的低温等离子体源的研究进展

1.3.1 电子束驱动的低温等离子体源简介

1.3.2 电子束驱动的低温等离子体源的研究内容

1.3.3 电子束驱动的低温等离子体源的研究方法

1.3.4 电子束驱动的低温等离子体源的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2 PIC/MCC模型

2.1 概述

2.2 显格式PIC算法

2.2.1 电荷分配

2.2.2 解场方程

2.2.3 求外电路

2.2.4 粒子推动

2.2.5 时间和空间步长的约束条件

2.3 隐格式PIC算法

2.4 MCC模型

2.4.1 伪碰撞方法

2.4.2 电子-分子碰撞

2.4.3 离子-分子碰撞

2.5 收敛测试

2.6 本章小结

3 电子束驱动纯氩气等离子体放电特性的模拟

3.1 引言

3.2 模型与参数

3.3 电子束的电流对氩气放电特性的调制

3.4 电子束的能量对氩气放电特性的调制

3.5 放电工作气压对氩气放电特性的调制

3.6 离子通量和电极表面的离子能量分布

3.7 本章小结

4 电子束注入对射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的调制

4.1 引言

4.2 模型与参数

4.3 调制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

4.4 调制电子的能量分布

4.5 调制电子通量和离子通量

4.6 本章小结

5 电子束与直流源联合驱动氩气放电特性的模拟

5.1 引言

5.2 模型与参数

5.3 电子束从阴极驱动氩气放电

5.3.1 放电特性

5.3.2 电子束能量对放电特性的调制

5.3.3 电子束电流对放电特性的调制

5.4 电子束从接地极驱动氩气放电

5.4.1 放电特性

5.4.2 电子束能量对放电特性的调制

5.4.3 电子束电流对放电特性的调制

5.5 从阴极/接地极驱动放电的对比

5.6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