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附908例临床分析)
【6h】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附908例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入选病例及标准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早期胃癌总的转移率

3 不同性别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

4 不同年龄段胃癌淋巴结转移率

5 不同肿瘤大小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率

6 不同部位胃癌淋巴结转移率

7 大体分型不同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率

8 组织学分型不同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率

9 不同浸润深度胃癌淋巴结转移率

10 淋巴结转移变量的多因素分析

附表

讨论

1 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

2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3 早期胃癌各组淋巴结转移情况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早期胃癌现状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因胃癌死亡的人数居恶性肿瘤第一位,其死亡率也仅次于肺癌占癌症的第二位。近年来尽管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稍有下降趋势,死亡率却保持居高不下,仍为目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公认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扩散最主要方式,是影响胃癌手术疗效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而早期治疗胃癌术后生存质量及生存率有显著提高,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胃癌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近几年随着内镜的广泛应用和操作技术的提高,我国的早期胃癌检出率亦有所提高。有关早期胃癌的治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胃癌治疗正在向着提高安全性、根治性并大力缩小手术、减小创伤的方向发展,在保证生存率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做合理范围的淋巴结清扫,从而使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更加合理化、规范化。本文通过探讨不同生物学行为的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从而指早期导胃癌内镜下治疗或者腹腔镜下手术及手术治疗时的目的性清扫,为合理手术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普外科1969.1-2013.12期间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9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病例标准为1.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癌;2.术前检查及术后病理等相关临床资料完整;3.所有手术病人均采用胃癌根治术行手术切除。分析其临床资料以及相关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析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描述及数据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的单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假设检验设定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普外科1969.1-2013.12期间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9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病例中患者的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为82岁,其中位年龄57.54±10.71岁,其中男性患者619例,年龄区间为19-82岁,其中位年龄为58.21±10.64岁;女性患者289例,年龄区间为24-76岁,其中位年龄为55.03±10.59岁。男女患者比例为2.14∶1。其中肿瘤位于贲门胃底部的有401例,位于胃体部的有121例,位于胃窦部的有344例,其他32例(包括多部位及全胃癌)。
  1、早期胃癌总的转移率
  本组908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103例,总的转移率为11.34%。
  各组淋巴结转移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第3组(38.83%)淋巴结,第6组(29.91%),第7组(28.16%),第4组(22.33%),第8组(11.65%),第1组(11.65%),第5组(6.80%),第2组(4.85%),第9组(4.85%),第11组(2.91%),第12组(0.97%),第10组(0.97%),第14组(0.97%),第16组(0.97%)。经多组间x2检验,x2=170.693,P=0.000,P<0.05,提示第1组到第14组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15、16组淋巴结转移率最低。
  2、不同性别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
  男性早期胃癌患者619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68.17%,术后病例发现有淋巴结转移67例,转移率为10.82%;
  女性早期胃癌患者289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31.82%,术后病例发现有淋巴结转移36例,转移率为12.46%;
  经组间x2检验,x2=0.522,P=0.470,P>0.05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差异。
  3、不同年龄段胃癌淋巴结转移率(≤60岁组及<60岁组)
  60岁以上早期胃癌患者562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61.89%,术后病例发现有淋巴结转移58例,转移率10.32%;
  60岁以下早期胃癌患者346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38.11%,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45例,转移率13.01%。
  经组间x2检验,x2=1.536,P=0.215,P>0.05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的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差异。
  4、不同肿瘤大小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率
  肿瘤最大直径<2cm的早期胃癌患者215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23.68%,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14例,转移率6.51%;
  肿瘤最大直径≥2cm的早期胃癌患者693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76.32%,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89例,转移率12.84%;
  经组间x2检验,x2=6.540,P=0.011,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直径较大的淋巴结转移率高,直径较小的肿瘤淋巴结转移率低。
  5、不同部位胃癌淋巴结转移率
  贲门胃底的早期胃癌患者401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44.16%,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48例,转移率15.71%。
  胃体的早期胃癌患者121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13.33%,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15例,转移率14.88%。
  胃窦部早期胃癌患者344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37.89%,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41例,转移率16.86%。多部位早期胃癌患者32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3.52%,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4例,转移率12.50%。
  经组间x2检验,x2=0.618,P=0.892,P>0.05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部位的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差异。
  6、大体分型不同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率
  Ⅰ型(隆起型)早期胃癌患者114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12.56%,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11例,转移率9.65%;
  Ⅱ型(浅表型)早期胃癌患者478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52.64%,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42例,转移率8.79%;
  Ⅲ型(凹陷型)早期胃癌患者316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34.80%,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50例,转移率15.82%。
  经组间x2检验,x2=9.737,P=0.008,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虽然不同分型的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差异,但并无明显规律,凹陷型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较高。
  7、组织学分型不同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率
  分化程度好的早期胃癌患者702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77.31%,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42例,转移率5.98%;
  分化程度差的早期胃癌患者206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22.69%,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61例,转移率29.61%;
  经组间x2检验,x2=88.418,P=0.000,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化程度差的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较分化程度好的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高。
  8、不同浸润深度胃癌淋巴结转移率
  浸润深度局限于粘膜内层的早期癌患者457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50.33%,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27例,转移率5.91%;
  浸润深度达粘膜下层的早期癌患者451例,占早期胃癌患者总数的49.67%,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76例,转移率16.85%。
  经组间x2检验,x2=27.030,P=0.000,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粘膜下层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粘膜内层早期胃癌患者。
  9、淋巴结转移变量的多因素分析
  经卡方检验分析肿瘤大小、组织分型、浸润深度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1.肿瘤大小回归系数为-0.596,P=0.015,P<0.05,有统计学意义。2.浸润深度回归系数为-1.233,P=0,P<0.05,有统计学意义。3.组织分型回归系数为0.608,P=0.006,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淋巴结转移影响度由大到小为浸润深度、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且浸润深度越深、肿瘤越大淋巴结转移率越高,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越高,淋巴结转移率越低。
  结论:
  1、早期胃癌患者总的淋巴结转移率11.34%。
  2、男性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0.82%,女性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2.46%,不同性别之间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差异,但有女性高于男性的趋势。
  3、≥60岁组的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0.32%,<60岁组的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3.01%,<60岁组的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稍高于≥60岁组的早期胃癌患者,但不同年龄段的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差异不明显。
  4、位于贲门胃底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5.71%,胃体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4.88%,胃窦部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6.86%,不同部位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差异,其趋势由高到低为胃窦、责门、胃体。
  5、肿瘤直径<2cm的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6.51%,≥2cm的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12.84%,直径≥2cm组的淋巴转移率明显高于<2cm组。
  6、大体分型Ⅰ型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9.65%,Ⅱ型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8.79%,Ⅲ型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5.82%,Ⅲ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较Ⅰ、Ⅱ型明显升高。
  7、分化较差的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29.61%),明显高于分化较好的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5.98%)。
  8、浸润深度局限于粘膜内层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5.91%),明显低于浸润深度达粘膜下层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16.85%)。
  9、早期胃癌各分组淋巴结转移率的分析提示第3组、第6组、第7组、第4组淋巴结有较高的转移率,术中应严格清扫,同时警惕远处淋巴结转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