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P物质、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6h】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P物质、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MAP组、MSAP及SAP组入院第1天和对照组P物质、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浓度的比较

3 MAP组和MSAP及SAP组不同时间点血清中P物质水平动态变化的比较

4 MAP组和MSAP及SAP组在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白介素-6水平动态变化的比较

5 MAP组和MSAP及SAP组在不同时间点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动态变化的比较

附图

附表

讨论

1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P物质水平的变化

2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IL-6水平的变化

3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CRP水平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C-反应蛋白和P物质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ereatitis, AP)是指不同病因导致的胰酶激活,引起胰腺的自身消化。表现为上腹部持续疼痛,伴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病情轻者,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重者则可伴有器官功能障碍。大部分患者(约80%)属于轻症急性胰腺炎(MAP),MAP经积极给予治疗后,后遗症较少,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率约占20%,MSAP及SAP病情凶险,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尽管目前治疗急性胰腺炎治疗理念、治疗措施的改进以及新药的不断推出,MSAP及SAP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SAP仍然是临床上常见的凶险疾病之一。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 P物质、白介素-6(IL-6)和 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80例,女40例,平均年龄(41.2±5.0)岁;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共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0.2±4.7)岁。根据中国制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及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SAP及SAP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综合治疗,包括胃肠减压、抑酸抑酶、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并严密监测各重要脏器功能,动态进行胰腺影像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动态进行上腹部CT胰腺影像学检查,对病情变化进行评估。所有患者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抽取肘部不抗凝血3ml;分别进行血清P物质浓度、IL-6和CRP浓度的测定。P物质与IL-6采用ELISA法,CRP采用免疫比浊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 MAP组、MSAP及SAP组入院第1天与对照组P物质、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浓度的比较。MAP组浓度分别为(638.7±35.0)pg/ml、(12.95±1.22)pg/ml、(7.35±0.39)mg/L;MSAP及SAP组浓度分别为(1002.4±36.2)pg/ml、(21.32±2.31)pg/ml、(11.36±0.60)mg/L;对照组浓度分别为(348.3±24.7)pg/ml、(7.59±0.60)pg/ml、(3.37±0.38) mg/L;MAP组、MSAP及SA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MAP组和MSAP及SAP组不同时间点血清中P物质水平动态变化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血清中P物质浓度:MAP组分别为(638.7±35.0)pg/ml、(789.0±23.8)pg/ml、(891.1±35.6) pg/ml、(804.6±31.6)pg/ml;MSAP及SAP组分别为,(1002.4±36.2) pg/ml、(1253.9±23.3)pg/ml、(1402.9±31.4)pg/ml、(1313.3±33.5) pg/ml,MSAP及SAP组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MAP组和MSAP及SAP组在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白介素-6水平动态变化的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血清中白介素-6浓度:MAP组分别为(12.95±1.22)pg/ml、(15.83±1.68)pg/ml、(18.62±1.36)pg/ml、(17.64±1.40)pg/ml;MSAP及 SAP组分别为,(21.32±2.31)pg/ml、(22.85±3.18)pg/ml、(25.92±2.33)pg/ml、(24.10±2.33) pg/ml。 MSAP及SAP组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MAP组和MSAP及SAP组在不同时间点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动态变化的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等不同时间点对血清中 C-反应蛋白浓度:MAP组分别为(7.35±0.39)mg/L、(9.11±0.60)mg/L、(14.03±1.11)mg/L、(13.32±1.73)mg/L;MSAP及SAP组分别为(11.36±0.60)mg/L、(14.10±1.20)mg/L、(18.38±1.12) mg/L、(14.19±0.62)mg/L。 MSAP及SAP组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P物质、IL-6和CR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说明三种介质参与了炎症反应。
  2、中重症及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P物质、IL-6和CRP浓度明显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提示P物质、IL-6和CRP浓度越高,患者病情越重。
  3、随着时间的延长,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P物质、IL-6和CRP的浓度随之增加,入院第7天时达高峰,重症者较轻症者峰值更高;随后P物质、IL-6和CRP的浓度下降,提示患者病情由重到减轻的过程。
  4、联合检测血清中P物质浓度、IL-6和CRP浓度,对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变化,指导临床分型以及制定诊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