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6h】

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来源与整理

2 随访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随访情况及预后分析

附图

附表

讨论

1 青年女性乳腺癌流行病学现状

2 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

3 影响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青年女性乳腺癌的诊治现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达国家,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某些大城市发病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在我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提前,就诊时间较晚,晚期病人较多。40岁以下的青年女性与>40岁的患者相比,其肿瘤更倾向恶性程度高,更多的证据表明≤40岁的青年患者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导致青年乳腺癌更容易复发、转移甚至死亡,预后较差。由此推断青年乳腺癌的临床发展过程及分子生物学背景较其他乳腺癌有所不同。由于青年乳腺癌预后不佳,手术后心理、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不良影响,而且大部分患者处于最佳工作年龄与生育年龄,故其对社会及家庭影响巨大。近年来对青年女性乳腺癌诊治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国外大样本的研究发现,与年老患者相比,年轻患者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包括ER阴性、HER-2过表达、组织学分级较高、脉管浸润、p53基因突变或蛋白过度表达、Ki-67指数升高、S期细胞比例增加等),从而导致其预后较差。故而我们重新核对分析总结了2001年-2010年在河北省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接诊的青年女性乳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档案,了解其病理特点,进行预后分析,以期为今后的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选择2001年1月-2010年12月间在河北省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就诊的≤40岁的青年女性、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总数1150例,占同期乳腺癌的16%,发病年龄18岁-40岁,平均年龄35.58岁,中位年龄37岁。
  全部患者均从确诊时开始计算生存时间,截止时间为2014年12月,随访时间48月~168月。对肿瘤大小、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情况等指标进行分析,总结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将随访到的485例以DFS和OS作为评价指标,并对以上临床参数进行cox单因素分析,选出其中有意义的因素再用cox多因素分析,筛选出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1、青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多数患者就诊时肿瘤直径多>2cm,手术以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主,保乳手术率较低,为6.5%。肿瘤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占55.7%;淋巴结转移率约43.4%;病理分期Ⅲ、Ⅳ期占36.6%。ER阳性率51.1%,PR阳性率54.2%。Her-2阳性率较高,约18.3%。病理特点提示青年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淋巴转移早、恶性度高,预后欠佳。
  2、经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于DFS,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ER、PR、病理类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OS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ER、病理类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多因素分析得出:对于DFS和OS,淋巴结转移、ER、病理类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就诊时病期较晚,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较多、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ER阳性率低,预后欠佳。
  2、淋巴结转移、ER、病理类型是影响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D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