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准东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的研究
【6h】

准东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矿区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1.3 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4 矿区土壤理化性质改良研究进展

1.5 矿区植被恢复和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1.6 述评

1.7 研究思路

1.8 研究内容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野外采样

2.2 土壤样品实验室分析

2.3 7种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征

2.4 盆栽试验

2.5 试验指标的测定方法

2.6 数据分析与处理

第三章 排土场与周边土壤质量评价

3.1 土壤理化性质的特征分析

3.2 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特征

3.3 土壤综合质量评价

3.4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土壤改良基质的优方案

4.1植物生物量极差分析

4.2植物出苗率、株高极差分析

4.3 植物生长状况方差分析

4.4 优方案的选择

4.5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抗旱植物的筛选

5.1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5.2 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5.3干旱胁迫下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5.4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5.5 7种植物抗旱性综合评价

5.6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露天矿区排土场的植被恢复是在土壤基质改良的基础上对适生植物进行选取,达到有效改善土壤,增强边坡稳定性,使得排土场适宜植被快速恢复,为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本文以准东红沙泉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对排土场和周边土壤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三大微生物的数量进行实验室分析,研究其分布特征;系统评价排土场和周边土壤质量现状;在利用排土场土壤质量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土壤改良,筛选出土壤改良基质优方案及适宜排土场生长耐旱性强的植物。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露天矿排土场和周边土壤特征分析:排土场土壤属于碱性土,植物难以生存;土壤容重大,含水量相对少,导致土壤容易板结;土壤养分含量低,达到极缺的水平,周边土壤相对排土场总体较好;露天矿排土场的土壤微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存在差异,土壤三大微生物的数量在排土场和周边土壤的总体分布特征为:细菌>放线菌>真菌。
  2.土壤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根据加权和法指数评价模型算出的排土场的SQI值是0.339,周边土壤SQI值是0.484,由此可知,排土场的土壤属于较低水平,周边的土壤属于中等水平。
  3.土壤改良基质优方案的选择:正交试验结果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地上干重的优方案为A3B4C4D1,地上鲜重的优方案A3B4C4D4,地下鲜重的优方案为A2B1C4D1,出苗率优方案为A3B2C3D2,株高优方案为A4B2C3D4。利用综合平衡法得到试验优方案为A4B2C4D4,即A(保水剂)20g, B(羊粪)1.5g,C(秸秆)140g, D(腐植酸)60g。
  4.抗旱性植物的筛选结果:在持续干旱胁迫和复水处理,7种植物的脯氨酸表现出的下降趋势;丙二醛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F0上升、Fv、Fv/Fm和Fv/F0下降,幅度和速度均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加快;指标的变化因品种的抗旱性差异而不同。通过隶属函数法得出7种植物的综合抗旱能力强弱为:梭梭>冷蒿>柠条>沙拐枣>沙冬青>四翅滨藜>白沙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