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棉花枯萎病发病规律及定向筛选提高品种抗病性的研究
【6h】

新疆棉花枯萎病发病规律及定向筛选提高品种抗病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授权书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附图

展开▼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研究发现,新疆棉花枯萎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地膜植棉的情况下,当气温达20℃左右病指上升最快,气温达24℃以上则很快进入高温隐症期;7月下旬或8月上旬随温度下降,病情又有回升,故枯萎病在新疆也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只不过因地膜植棉发病期明显提前而已。另外,发病与降雨、品种抗病性、菌系的致病力强弱、田间菌量的多少等也密切相关。所以要建立一个鉴别能力强的病圃,一定要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菌株,并有较充足的菌量。基于新疆特殊的耕作栽培模式,针对滴灌和沟灌两种灌水方式对枯萎病发生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初步认为灌水方式对枯萎病发生的影响不大。主要原因枯萎病主要发生在棉花中前期,特别是感病品种一般在头水前就进入发病高峰,此时棉田还没进行灌水,随后又进入高温隐症期,即使有所影响也仅在棉花生长中后期,此时植株的抗性已明显增强。 病圃定向筛选是提高棉花枯萎病抗性的一条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试验证明,在供试材料中,不论是陆地棉的高感品种还是长绒棉的高感品种,经过在重病田或病圃中定向加压筛选,都可在几年内使其抗病性得到迅速提高,并保持其农艺性状基本不变。进一步分析原感病品种和抗病后代材料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发现他们之间的同工酶谱带发生了变化,说明抗性转化是受内部生化作用的调节。经过三年的试验,不仅进一步证明了该法的有效性,同时还成功的从新海14号和新海21号中,选出了几个抗病的品系,并在南疆重病田扩大繁殖和田间试验,从而为解决新疆长绒棉生产中严重的枯萎病问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