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波吉卵囊藻对重金属铬的耐受性及吸附性研究
【6h】

波吉卵囊藻对重金属铬的耐受性及吸附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重金属铬污染研究现状

3 微藻对重金属吸附的研究

4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波吉卵囊藻对重金属Cr(Ⅵ)的耐受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章 波吉卵囊藻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波吉卵囊藻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安全每况愈下,铬作为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严重威胁着地球生物的健康。多价态铬中尤以六价铬毒性最强,近年来,在降低铬(Cr)毒性、减少铬污染的研究中,更多的视角转向利用生物吸附材料进行吸附铬的研究,众多研究证实藻类具有吸附重金属特性,以其存在广泛、经济环保等优点深受研究者们的青睐。本文以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对重金属Cr(Ⅵ)的耐受性和吸附性,为降低水体铬污染提供理论方法和应用指导。
  本文主要从两个角度开展实验,即波吉卵囊藻对Cr(Ⅵ)的耐受性方面和吸附效果方面。
  1.波吉卵囊藻对Cr(Ⅵ)的耐受性
  Cr(Ⅵ)浓度在2.5、5.0、7.5、10.0、12.5、15.0 mg/L下,定时测定藻细胞浓度、叶绿素a和藻蛋白含量,结果显示:当铬浓度小于5.0 mg/L时,随着铬浓度的增加,藻细胞浓度增加,叶绿素a和藻蛋白含量相继增加;当铬浓度增加到7.5 mg/L时,藻细胞浓度和叶绿素a含量减少(P>0.05),低于对照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藻蛋白含量仍继续增加达到最大值;当铬含量大于10.0 mg/L时,藻细胞浓度和叶绿素a含量以及藻蛋白含量随着铬的增加呈不断下降走势;当铬浓度达到15.0 mg/L时,培养12天后藻细胞个数较初始值小。从以上实验结果可以总结出波吉卵囊藻对重金属铬(Ⅵ)的耐受性最适浓度为7.5 mg/L,15 mg/L为藻类的生长临界值。
  2.波吉卵囊藻对Cr(Ⅵ)的吸附性
  在藻类吸附实验中,分别从吸附时间、吸附条件(pH)、吸附剂含量、被吸附物质含量、吸附剂活性角度进行实验研究。当吸附10 min时,新鲜藻和灭活藻吸附过程分别完成87.8%和81.0%,在10 min至120 min内,藻对铬的吸附过程均完成,说明藻有无活性不影响对铬的吸附速度。不同初始铬浓度对灭活藻和新鲜藻吸附影响实验中,当铬浓度在1.0~100.0 mg/L时,铬浓度的增加利于吸附效率的提高,铬浓度为100.0~200.0 mg/L时,吸附效率反而不断降低,在100.0 mg/L时新鲜藻和灭活藻均达到最大的吸附效率91.2%和93.1%。研究发现初始藻量(吸附剂)的增加有利于吸附效率的提高,但吸附效率增加率随着藻量的不同而变化,在藻量1.0g时吸附效率比增长率最大。pH实验中,在pH值1~7变化中,藻类吸附铬效率显著不同,主要表现为随着pH的增加,吸附效率降低,新鲜藻对pH的变化较为敏感,灭活藻在1~4 pH范围内吸附效率下降,但仍具有69.4%的吸附效率;pH主要影响吸附剂的表面官能团及吸附物离子的存在形式,作用机理复杂。总体来看,灭活藻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3.波吉卵囊藻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新鲜活藻)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灭活藻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