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云斑尖塘鳢幼鱼饵料筛选和补偿生长的研究
【6h】

云斑尖塘鳢幼鱼饵料筛选和补偿生长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综述

1云斑尖塘鳢简介

1.1分类地位与分布

1.2形态生物学

1.3生活习性

1.4人工繁育

1.5个体发育和生长

1.6摄食习性

2鱼类的摄食

2.1鱼类对饵料的选择性

2.2鱼类摄食消化生理

2.3交替投喂

3鱼类的营养需求

3.1蛋白质

3.2脂类

3.3碳水化合物

4鱼类补偿生长的研究概况

4.1饥饿对鱼体形状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4.2饥饿对鱼类生化成分影响

4.3饥饿对鱼类生理代谢的影响

4.4补偿生长

5研究思路与目的

第二章 饵料种类对云斑尖塘鳢幼鱼的影响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用鱼来源与暂养

1.2实验设施和条件

1.3饵料准备

1.4实验设计和日常管理

1.5样品分析测定方法

1.6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

2.1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生长、成活率、饵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的影响

2.2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体成分的影响

2.3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氮贮积率和氮排放率的影响

2.4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讨论

3.1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生长、成活率、饵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的影响

3.2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体成分的影响

3.3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氮贮积率和氮排放率的影响

3.4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第三章 饥饿和补偿生长对云斑尖塘鳢幼鱼的影响

第一节 饥饿和补偿生长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1实验材料与方法

2实验结果

3讨论

第二节 饥饿和补偿生长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材料与方法

2实验结果

3讨论

第四章 交替投喂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用鱼来源与暂养

1.2实验设施和条件

1.3饵料准备

1.4实验设计和日常管理

1.5样品分析测定方法

1.6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

2.1交替投喂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生长的影响

2.2交替投喂对云斑尖塘鳢幼鱼体成分的影响

3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1.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生长和消化的影响
  以初始体重(1.08±0.04)g的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饵料(虾肉、鱼肉、蛤肉和水蚯蚓)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每个缸内随机放养20尾幼鱼。结果表明:水蚯蚓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饵料组(P<0.05),鱼肉组显著低于其他饵料组(P<0.05);水蚯蚓组幼鱼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饵料组,鱼肉组最低,虾肉组和蛤肉组差异不显著(P>0.05),水蚯蚓组幼鱼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饵料组(P<0.05),但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饵料组(P<0.05);胃蛋白酶活力为水蚯蚓组>虾肉组、蛤肉组>鱼肉组(P<0.05),各组的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差异不大(P>0.05)。因此,水蚯蚓是云斑尖塘鳢幼鱼的最佳饵料,而实际生产中最常使用的鱼肉效果最差。
  2.饥饿和补偿生长对云斑尖塘鳢幼鱼的影响
  采用体重为4.58±0.02g,全长8.02±0.14cm的云斑尖塘鳢幼鱼进行饥饿和补偿生长实验,研究饥饿胁迫和补偿生长对其摄食、生长、体成分、糖原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置1个对照组、3个饥饿处理组,即分别饥饿处理0d、7d、14d、21d后,再依次恢复投喂51d、44d、37d、30d,另外设1个饥饿取样组。结果如下:随着饥饿处理的时间延长,幼鱼体重不断下降,S14和S21组的体重损失率显著高于S7组,经补偿生长后,各饥饿处理组的体重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云斑尖塘鳢幼鱼的补偿生长是部分补偿生长;饥饿处理后,幼鱼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降低,随饥饿期继续延长,幼鱼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在饥饿状态下先动用糖原供能,然后是脂肪和蛋白质,补偿生长后,除S21组外,其他各组成分均恢复正常;饥饿状况下幼鱼消化酶活性降低,经补偿生长后,S7和 S14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S21组的胃蛋白酶活力仍低于对照组,表明幼鱼在长期无食物刺激的情况下,消化酶活力降低,饥饿7d和14d的幼鱼经补偿生长后能够恢复正常,而饥饿21d的幼鱼在实验结束时尚未完全恢复。因此,饥饿和补偿生长策略在云斑尖塘鳢人工养殖中不可取。
  3.交替投喂对云斑尖塘鳢摄食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实验幼鱼的初始规格:体重为3.67±0.09g,全长7.32±0.23cm,用水蚯蚓和草鱼肉两种饵料按不同的交替投喂方式连续投喂8周,研究了交替投喂这两种饵料对云斑尖塘鳢摄食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实验设置5个处理组:A组(水蚯蚓组)、B组(草鱼肉组)、C组(鱼肉1d+水蚯蚓1d)、D组(鱼肉2d+水蚯蚓1d)和E组(鱼肉1d+水蚯蚓2d)。结果表明:各组幼鱼对两种饵料的饵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差异不大(P>0.05);E组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各组的粗脂肪和灰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A、C、E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按两种饵料的投喂频率来看,投喂频率超过50%的这三组(A、C、E)幼鱼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表明E组(鱼肉1d+水蚯蚓2d)的投喂策略优于其他方式,有利于云斑尖塘鳢幼鱼生长和提高蛋白质含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