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研究
【6h】

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简要评述

1.4研究的基本思路、结构框架和方法

1.5本文的创新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6主要相关概念的界定

2农产品超市零售的消费者需求研究

2.1农产品超市零售的消费者需求函数

2.2调查设计

2.3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2.4消费者农产品购买选择的模型构建及估计

2.5本章小结

3我国农产品超市零售的萌发过程与理论解析

3.1我国农产品超市零售的萌发过程

3.2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3.3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的组织演进理论解释

3.4本章小结

4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的比较研究

4.1农产品超市与国内传统农贸市场的比较

4.2农产品超市零售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5农产品超市零售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实际影响效应

5.1超市与农产品生产者的连接模式

5.2农产品超市零售使农产品生产方式发生变革

5.3农产品超市零售促使农产品生产标准化

5.4农产品超市零售推动农产品品牌化

5.5农产品超市零售要求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

5.6本章小结

6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推进对策

6.1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的制约因素

6.2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的推进对策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经过三十年的农村经济改革,我国农业生产从总量短缺过渡到生产剩余,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食品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更加注重食品质量安全,提倡健康营养消费。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农产品零售流通终端也在变革,由传统的农贸市场零售形式转向现代化超市零售模式,这种新的零售模式适应了人们新的消费需求,农产品超市零售对农业生产有着极大地影响,但其发展过程曲折缓慢,在这种背景下,运用消费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等,结合实际案例,解析研究农产品超市零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导言。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分析,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基本思路、结构框架和方法。 第二部分,第2章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实证分析农产品超市零售满足消费者农产品以及农产品购买场所的需求情况。第3章首先对我国农产品零售流通制度历史变迁过程和农产品超市零售的萌发进行新制度经济学解释。然后运用组织变革理论,分析农产品超市零售演进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从而阐述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第三部分,第4章运用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对比分析农贸市场与超市农产品零售组织的市场结构、行为和市场绩效;以及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第四部分,第5章结合案例分析阐述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牵动和提升的实际效应。 第五部分,第6章综合分析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推进对策。从提高超市农产品零售经营能力、政府政策支持以及农产品生产者在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中的调适作用三个方面,提出推进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的对策。最后是结论。 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带动一个新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在市场经济、买方市场条件下,供给日益过剩,消费者已经成为主宰市场的绝对力量,只有那些胜任消费需求的零售业态才有生命力。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超市已经成为农产品零售市场主导业态,而在我国超市能否取代农贸市场在城市农产品流通格局中的传统主渠道地位,其发展关键在于能否适应城市消费者的农产品需求特征。因此本文首先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实证分析消费者农产品需求和选择行为对农产品超市零售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市出售的农产品在总体质量、安全卫生、购物环境、信誉、品种和包装、储备保障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超市农产品零售满足了消费者追求食品多样性、个性化、舒适方便的高质量的生活需求;受收入水平的约束,农产品的价格是影响消费者到超市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因素之一。消费者不论是选择购买场所还是选择农产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放在第一位。 农产品超市零售的发展还取决于能否与生产者进行有效对接,本文接着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制度安排角度,阐述农产品超市零售的萌发过程和运行情况。 我国农产品零售制度经历了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过程,农产品超市零售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的客观必然结果,消费需求和市场竞争发展的诱致是主要的,政府的流通政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从经营者和消费者方面看,由于其收益并不大于成本,农产品超市零售的组织制度很难在短期内通过诱致性变迁实现。 农产品超市零售在我国的发展起伏波动,从进入我国的外资超市销售小部分生鲜农产品开始,到沿海一些大城市进行的“农改超”运动,在政府的推动下经历了短暂的轰轰烈烈;而后大型综合超市的农产品零售从速度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发展。本文运用自组织耗散结构理论对农产品零售从组织发展角度对其演进机理进行描述,农产品零售组织在发展演进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减少和克服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阻碍,不断寻找向超市零售理想模式过渡的途径。 在农贸市场和超市两种模式并存的环境下,这两类不同的市场主体,其运行机制和市场行为、绩效都存在着差异。运用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将超市与农贸市场的市场结构、行为和市场绩效做了对比。农贸市场主体多元化,基本属于完全竞争的“原子型”市场结构,经营者为社会提供的是尽可能低的价格和最高的可能产量,消费者只需支付最低的价格。它是市场发育程度较低阶段的产物,产业利润率较低,没有统一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不能增加社会福利。但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影响,农贸市场仍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农产品超市的市场结构特点:市场集中度高、存在高进入壁垒和退出成本、实行产品的差别化。超市经营农产品是出于竞争的需要和赢利的动力,把生鲜农产品作为其“集客力”,带动关联销售,能够向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种类丰富的产品及舒适的购物环境,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超市农产品经营规模有待扩大,但采购渠道不够完善,成本较高。 农产品超市零售通过现代经营理念和经营技术,带来农业生产过程和组织制度的变革。由于我国目前农业生产制度安排的制约、流通主体发育迟缓、流通制度的政府保障与推动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生产和市场不能有效对接,造成大量优质、品牌农产品无法实现优质优价和农民增收,农产品质量标准不能很好地实施等问题。超市在采购过程中,通过与生产者有效的联接方式,准确及时传递农产品需求信息,降低市场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优质农产品“逆向选择”问题,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超市对生产者提出了比传统零售方式更高、更严格的标准,首先要求分散的农产品生产者加入到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中,而且还主动参与到生产环节中,引导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和方向,改变传统的农产品生产方式,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促使生产者实施标准化生产,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品牌化,加快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产品超市零售的发展需要超市、农产品生产者、政府以及消费者的合力去推进。针对农产品超市零售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推进发展的对策。超市要通过经营机制的创新,扬长避短满足消费者需求;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寻找与生产者之间有效的对接途径,降低成本、降低农产品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物美价廉的农产品,提高竞争能力,才能生存和发展。政府应充分运用市场手段,积极组织协调超市与生产者之间的对接关系,并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为农产品超市零售的发展实施监督功能、提供公共政策服务。农产品生产者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生产中的质量管理意识,尽快融入到超市零售的采购体系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