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长效机制研究
【6h】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长效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制相关理论阐述

2.1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业科技信息概念界定

2.1.2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概念界定

2.1.3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制概念界定

2.2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基本内容

2.3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制的理论基础

3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运行机制的实证分析

3.1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总体情况

3.1.1 东营市概况

3.1.2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和传播途径现状

3.1.3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主要做法

3.2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制的特点

3.2.1 服务网络为扁平式组织结构,形式简捷,内容实用

3.2.2 分层次设置专家

3.2.3 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模式

3.2.4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机制

3.3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效果的评价

3.3.1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内容服务的优先序评价

3.3.2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机制运作的可持续性评价

3.3.3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适应性评价

3.4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3.4.1 信息源缺乏,资源数字化建设滞后

3.4.2 传播渠道相对单一

3.4.3 信息服务内容不够丰富

3.4.4 市场运作尚未建立起现代经营理念

4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

4.1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载体建设和传播手段集成建设

4.1.1 科技信息传播网络载体的建设

4.1.2 传播手段集成建设

4.2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支持系统应用研究与开发

4.2.1 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的必要性

4.2.2 东营市农业科技专家库的建设

4.2.3 百名农业专家咨询系统的组建

4.3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长效运行机制建设

4.3.1 建立稳定的政府输血机制

4.3.2 建立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机制

4.3.3 建立农民参与科技信息交流传播激励机制

4.3.4 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

5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长效机制的保障措施

5.1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5.1.1 提高思想认识,营造社会环境

5.1.2 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多方关系

5.1.3 制定优惠政策,促进良性发展

5.2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5.2.1 加大财政资金的筹措力度

5.2.2 鼓励社会化信息服务组织投入

5.2.3 加大社会资金的筹措力度

5.3 搞好教育与培训,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工作队伍素质

5.3.1 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5.3.2 切实加强农业科技信息培训工作

5.3.3 引进农业科技信息专业人才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信息需求不断加大,基层农村的信息需求特点、来源、渠道、获取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日益分散生产的科技信息需求,造成了农民的“信息贫困”和科技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现象,制约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信息服务,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条件。近年来,各地出现了众多形式各异的适合地方特色的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对这些模式开展研究,可以为建立适合市场经济条件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解决新形势下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有效途径,也能为同类地区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提供借鉴,开创农村信息服务的新局面。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对其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进行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制是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主体开展服务活动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和实现途径。主要包括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手段、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以不确定性理论、价值链理论、需求理论、传播模式理论为理论基础。
   (2)东营市以体制创新来突破科技信息进村入户难的瓶颈,通过成立民办科技服务组织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构建“总部+使者+会员”服务模式,优化传播手段,形成了“以农业科技信息协会为龙头,以广大农民会员为主体,以百姓科技使者为纽带,以百名专家咨询系统为支撑”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新格局。
   (3)东营市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为扁平式组织结构,形式简捷,内容实用,减少了运行成本;固定了服务对象,提高了信息服务的稳定性、持续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4)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其服务模式非常适合当地的发展,基本能满足当前农民的信息需求,服务机制运作具备了一定的可持续性,但可持续能力不是很强。
   (5)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制还存在传播渠道相对单一、信息服务内容不够丰富、缺乏现代经营与管理理念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长效运行。
   (6)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要实现长效运行,必须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民办公助,资源整合、系统集成”的指导方针。建立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同享,多方共赢的利益集合体,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激活服务机制,这是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得以长效运行的关键。
   (7)要实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长效运行,必须在政府推动、投入机制、教育培训等方面建立起完善的保障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