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干扰方式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生物量与生境因子的关系
【6h】

不同干扰方式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生物量与生境因子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引言

2自然条件和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结论

致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2002~2005年对阿拉善荒漠不同干扰方式下植物生物量和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种的生物量进行时间动态的分析,应用PCA方法对种群的年均生物量进行分析,用典型相关的方法对啮齿动物群落生物量、及其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生物量均匀性指数与植物群落参数、非生物因子(土壤和气象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并以植物群落参数和非生物因子(土壤和气象因子)作为自变量对啮齿动物群落各鼠种种群生物量相对比例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后用植物群落与非生物因子(土壤和气象因子)进行了简单相关分析(Pearson)。结果表明:(1)各区灌木和草本地上生物量各年间存在明显差别,但较为一致的特点是7月是各区绝大多数灌木地上生物量最高的季节,10月是各区绝大多数草本地上生物量最高的季节。啮齿动物群落生物量均匀性指数的比较分析说明,不同干扰方式对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生物量产生了明显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在过牧这种干扰方式下啮齿动物群落的生物量均匀性指数其4年的平均值均处于最低的水平。(2)2002年~2005年4年中在春、夏、秋3个季节中组成啮齿动物群落生物量的鼠种开垦区、禁牧区较为一致,轮牧区、过牧区变化较大,夏季表现最为明显。4年中各季节总生物量的平均值为:开垦区>过牧区>禁牧区>轮牧区。啮齿动物年均生物量组成上不同生境鼠种各不相同。(3)不同干扰方式下啮齿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间相互作用明显不同,开垦区和禁牧区主要是灌木植物与啮齿动物生物量多样性之间的相关作用较大,轮牧区和过牧区主要是草本植物与啮齿动物生物量均匀性相关作用较大,其中各鼠种相对生物量与植物群落相互作用表明黑线仓鼠在各种生境中均有与植物群落参数的显著作用。(4)各种干扰生境均存在土壤pH值与啮齿动物生物量多样性、生物量均匀性的相关作用;各种干扰生境均存在年平均气温与啮齿动物生物量多样性、生物量均匀性的相关作用。五趾跳鼠、三趾跳鼠相对生物量与土壤硬度、土壤水分含量的相关性表现明显的干扰效应;五趾跳鼠、三趾跳鼠、子午沙鼠、小毛足鼠相对生物量与气象因子的相互作用干扰效应较为明显。(5)不同干扰方式下植物群落与非生物因子(土壤和气象因子)相关性较相似的特点是开垦区和轮牧区均存在草本生物量与全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轮牧区和过牧区都表现为草本盖度分别与全年极端高温、全年极端低温呈极显著负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