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拉善荒漠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6h】

阿拉善荒漠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国外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1.2国内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1.3阿拉善荒漠区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1.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研究方法

2.1区系调查和标本采集

2.2馆藏标本及文献资料研究

2.3植物标本的科学鉴定

2.4植物区系学研究

3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3.1地理位置与研究范围

3.2地质地貌条件

3.3气候条件

3.4土壤条件

3.5植被条件

4种子植物多样性分析

4.1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多样性分析

4.1.1科的多样性分析

4.1.2属的多样性分析

4.2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多样性分析

4.2.1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4.2.2种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4.2.3阿拉善荒漠区特有成分

4.3山地植物在阿拉善荒漠区的“绿岛”效应

4.3.1主要山地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分析

4.3.2主要山地区系成分分析

4.3.3四大山地种子植物科属种比较分析

4.4种子植物资源利用的多样性分析

4.4.1植被类型及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4.4.2阿拉善荒漠区植物物种多样性

4.4.3阿拉善荒漠区植物资源遗传多样性

4.5与邻近区系的比较性分析

5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策略

5.1阿拉善荒漠区珍稀濒危植物概况

5.2阿拉善荒漠区濒危植物的致濒原因

5.2.1内在致危因素

5.2.2外在致危因素

5.2.3历史原因

5.3阿拉善荒漠区濒危植物的致危机制

5.4阿拉善荒漠区濒危植物的保护对策

5.4.1建立自然保护区

5.4.2就地保护

5.4.3迁地保存

5.4.4恢复残存种群

5.4.5离体保存基因库

6结论与讨论

6.1阿拉善荒漠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6.1.1物种多样性相对丰富,为典型的荒漠植物区系

6.1.2温带分布型占绝对优势

6.1.3植被类型多样

6.1.4阿拉善荒漠区植物特有现象明显

6.1.5与相邻荒漠区的关系

6.2阿拉善荒漠区种子植物新分布记录种

6.3珍稀濒危植物的致濒原因和机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阿拉善荒漠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组成和地理成分统计、排序,并与中国西北其他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阿拉善荒漠区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较高,有种子植物(包括栽培种)87科377属1091种,野生种子植物84科371属1068种,其中有裸子植物3科7属18种,分别占内蒙古同类别的2.4%、1.0%、0.8%;被子植物81科364属1050种,分别占内蒙古同类别的64.8%、51.9%、46.7%,体现了对地理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在中国种子植物属的15个分布类型和31个变型中,本区就占有15个类型和17个变型,这种区系的混杂性反映了各地植物区系在本区的汇集与融合,表明该区系成分复杂,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本类型共有221属,824种,分别占总属数、种数的59.6%和77.2%,其中北温带分布型所占的百分比数最高,占本区种子植物区系中非世界属数的30.8%,反映出该区系的温带性质。 在阿拉善荒漠区种子植物区系中,中国特有属13属,其中8属为单种属或寡种属,尽管阿拉善荒漠区种子植物区系中的中国特有属显得贫乏,但特有种却相对较多,中国特有分布种总共有149种,占到本区野生种子植物总数的13.9%,在本区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 该区系又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主要由于阿拉善荒漠区地处亚洲荒漠,自然条件极差,生态系统功能较低,再加上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区系的脆弱性表现在植被一经破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常常发生根本性变化,很难恢复。 利用相似系数及建立模糊矩阵的方法对阿拉善荒漠区及相邻荒漠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阿拉善荒漠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与河西走廊关系最为密切,无论是区系组成或发生方式都非常接近;与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关系次之,与准噶尔盆地差异显著,这主要由它们的生态地理条件、区系成分的组成及植被建群种和优势种等差异所决定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