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后的眼压及房水生成量的实验研究
【6h】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后的眼压及房水生成量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前言

第2章材料与方法

2.1实验动物及模型

2.2主要试剂及仪器

2.3实验步骤和方法

2.4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2.5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正常兔眼基础眼压值

3.2眼压(IOP)变化

3.3房水荧光素清除率

3.4房水生成率

3.5病理组织切片

第4章 讨论

4.1青光眼模型的制作

4.2睫状体光凝术

4.3房水生成及循环的途径

4.4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后眼压、房水荧光素清除率、房水生成率之间的关系

第5章 结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图

综 述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后眼压与房水生成率的变化,从房水动力学的角度揭示睫状体光凝的范围与眼压和房水生成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北京青紫蓝兔24只,左眼行摘除晶体后,随机分成A、B、C、D四组。在内窥镜下分别行不同范围的睫状体光凝,A、B、C光凝范围分别为90°、180°、270°,D组为对照组,术后1W,2W,4W,8W分别观测眼压;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量房水荧光素清除率,进一步计算房水生成率;8W后处死动物,并做病理组织切片。 结果:术后1W,2W,4W,8W,A组眼压,房水荧光素清除率、房水生成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或P=0.263或P=0.275);B,C眼压,房水荧光素清除率、房水生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后病理组织改变主要表现为色素上皮细胞和睫状体基质的蛋白变性,细胞结构破坏,组织结构紊乱、挛缩。 结论: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可以导致房水生成率的减少,眼压的下降,但光凝的范围至少在180°以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