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帕金森病患者治疗现状及运动并发症的研究
【6h】

帕金森病患者治疗现状及运动并发症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苏州地区帕金森病治疗现状调查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并发症的调查研究

1资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左旋多巴诱导运动障碍(LID)的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负面影响。从1817年Parkinson首次描述PD至今,对PD的认识已有190余年。一般认为,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断较晚,左旋多巴制剂使用较迟,运动并发症的出现较少,但这些仅限于推测,尚缺乏具体的临床分析资料。而了解我国帕金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模式及其对药物引起的运动并发症的影响,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PD患者的治疗现状和药物相关运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本研究由经过培训的神经科专业医师采取约至门诊、病房和上门随访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PD门诊的303名PD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①患者平均在起病后1.94年开始用药,其中最早是起病后立即用药,最晚是在起病后16年才开始用药。女性比男性用药早,女性一般在起病后1.73年开始用药,而男性为2.11年。左旋多巴制剂尤其美多巴使用率最高,达69.30%。目前最常用的药物组合是左旋多巴制剂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随着病程的增加左旋多巴制剂用量缓慢增加,病程大于8年以后用药量增加较快。苏州地区PD患者使用左旋多巴制剂4-6年的药量达到326.19mg。 ②运动障碍、症状波动发生率:261名患者中,41例(15.71%)产生运动障碍,有117例(44.83%)症状波动,两者均有32例(12.26%)。左旋多巴治疗2年以下运动障碍的发生率为1.41%,4-6年时为14.29%,8年以上时为47.62%。治疗2年以下症状波动的发生率为22.54%,4-6年时为47.62%,8年以上时为73.81%。 ③症状波动和运动障碍的类型:运动并发症主要类型为剂末现象和肌张力障碍,“开-关”现象和舞蹈症相对少一些。 ④症状波动和运动障碍的相关因素: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检验与症状波动、运动障碍相关因素,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症状波动与病程(5-8年OR=2.477;>8年OR=5.853)、左旋多巴总剂量(>2000mgOR=3.028)、左旋多巴日剂量(>500mgOR=2.853)、H-Y分期(4期及以上OR=14.618)、UPDRS-on评分(≥30分OR=3.094)成正相关;而与Schwab评分(OR=0.043)成负相关。运动障碍与病程(>8年OR=16.988)、左旋多巴总剂量(>2000mgOR=45.204)、左旋多巴日剂量(>500mgOR=13.128)、H-Y分期(4期及以上OR=8.211)成正相关;与Schwab评分(OR=0.097)成负相关。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症状波动与病程(5-8年OR=1.959;>8年OR=4.385)成正相关;与Schwab评分(OR=0.080)成负相关。而运动障碍与左旋多巴总剂量(>2000mgOR=63.043)成正相关;与性别为男性(OR=0.399)成负相关。 结论:①苏州地区PD患者治疗现状与其他相关研究存在差异。女性PD患者比男性用药早。左旋多巴制剂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目前最常见的用药组合。本组PD患者的左旋多巴用量较欧美低。②苏州地区PD患者运动障碍发生率低于国外相关研究,症状波动的发生率和国外相关研究相近。用药量越大、用药时间越长、病程越长越容易出现运动并发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