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倾斜种植体应用于上颌骨后牙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研究
【6h】

倾斜种植体应用于上颌骨后牙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参考文献

材料与方法

一 、病例资料

二、 材料和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讨论

一、上颌结节解剖

二、倾斜种植体的力学支持及有限元分析

三、倾斜种植体的植入

四、倾斜种植体的倾斜角度

五、上颌后牙区骨质疏松问题

六、倾斜种植的优点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种植修复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倾斜种植体在上颌骨后牙区严重骨吸收患者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并总结其优缺点。
  方法:2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9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32岁,平均年龄51岁。上颌骨窦底垂直骨量平均为2.5mm。
  所有患者一期种植都采用非埋入或埋入法,共植入68枚种植体,其中25枚上颌后牙区倾斜种植体,常规轴向种植体43枚。倾斜种植体包括Nobel replace NP4.3mm直径种植体(Nobel biocare公司瑞典)5枚,以及Dentium4.0mm和4.5mm直径种植体(Dentium公司韩国)20枚。倾斜种植体长度13mm:4枚;12mm:13枚;10mm:6枚;8mm:2枚。
  二期修复时所有倾斜种植体合并垂直种植体均在位良好,骨结合效果佳,行种植体烤瓷桥修复后分别于种植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进行随访复查,随访内容包括临床检查和全景片检查。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X线下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情况、种植义齿咀嚼使用情况。
  结果:倾斜种植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复查,所有种植体均稳固,二期冠修复后可基本正常行使咀嚼功能,患者对种植修复效果较为满意,认为好于预期。复查全景片或CBCT,所植入种植体长轴紧贴上颌窦前壁或后侧壁,种植体周围无阴影和明显边缘骨吸收,骨结合良好。2例粘结固位固定桥1年后出现冠松动,全景片提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基台牙冠之间有缝隙,经拆卸后重新安装粘固后恢复正常咬合。5例患者种植体周围有轻度牙龈炎症,其中2例有刷牙出血,检查发现患者口腔卫生较差,天然牙有牙周炎,给予牙周冲洗上药,嘱患者加强口腔卫生后出血症状好转。
  结论:上颌骨后牙区倾斜种植疗效肯定,较好地解决了上颌后牙区严重骨量不足所导致的常规种植方法难以开展的问题,可以有效地避免骨移植技术及GBR等技术所带来的大创伤、长周期问题。但要求术者对局部解剖非常熟悉,种植操作非常熟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