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苏省沿江开发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对粮食供需平衡及安全的影响
【6h】

江苏省沿江开发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对粮食供需平衡及安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言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耕地减少的社会发展原因

1.2.2日本城市化发展和耕地面积的变化

1.2.3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与耕地变化的研究

1.2.4我国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安全相关分析研究

1.2.5我国耕地资源保护及其发展

1.2.6粮食安全研究

1.3论文思路与技术路线

1.4研究内容

1.5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研究区概况

2.1.1自然资源概况

2.1.2社会经济概况

2.1.3沿江开发的战略定位

2.1.4沿江开发的总体目标

2.2数据来源与调查方法

2.3研究方法

第三章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与耕地占用的关系研究

3.1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工业结构差异分析

3.1.1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发展趋势

3.1.2不同地区工业内部结构差异

3.2不同工业行业土地产出水平的差异分析

3.2.1不同工业行业土地产出水平分析

3.2.2工业行业结构聚类分析

第四章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与人口增长、粮食消费的关系研究

4.1不同行业工业企业与劳力和外来人口关系研究

4.1.1经济发展对外来人口数量的影响

4.1.2经济发展与外来人口的简单相关分析

4.1.3经济发展与外来人口数量回归模型建立

4.1.4不同行业工业企业与劳力的关系

4.2经济发展对粮食及农产品消费影响研究

4.2.1江苏省粮食消费现状

4.2.2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食物消费差异

第五章沿江经济开发对粮食供求平衡影响的研究

5.1沿江开发区粮食的供给研究

5.1.1沿江开发区耕地资源态势与粮食生产情况

5.1.2不同开发策略对沿江耕地数量的影响研究

5.1.3粮食单产预测

5.1.4沿江未来时期粮食总产预测

5.2沿江开发人口增长与粮食需求研究

5.2.1沿江开发区人口现状

5.2.2沿江开发区未来时期人口预测

5.2.3沿江开发区不同开发策略粮食需求量预测

5.3沿江经济开发策略与区域粮食安全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6.1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6.2论文研究工作的经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江苏省沿江地区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作为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该地区具有人多地少的典型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该地区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愈发突出,并可进一步影响到粮食的安全。本文通过对工业企业的实地调查与测量,分析了江苏不同地区的工业行业结构的类型、各行业的土地产出水平,人均增加值等,进而建立了工业行业的发展对耕地数量占用以及对劳动力需求的预测模型。以沿江开发区实证,分析了江苏沿江开发在不同开发策略下的粮食供需平衡与安全问题,并得出了研究结论。 1.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其他地区。次发达、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是工业内部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工业内部结构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发达地区,电子、机械设备制造、化工等科技含量相对更高的行业其工业增加值占有更大的比重。因此,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工业比重逐渐提高、工业内部结构逐渐高级化的过程。 2.不同工业行业土地产出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亿元增加值消耗土地最多的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分别为117公顷和108公顷;亿元增加值土地消耗最少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该行业亿元增加值土地消耗仅为9.9公顷。不同工业行业亿元增加值劳动力消耗也存在较大差异。亿元增加值劳动力消耗最多的是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服装制造业也相对较高。最低的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亿元增加值劳动力消耗为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9倍。 3.沿江开发的经济发展将使得工矿用地占用耕地不断增加,耕地资源数量减少,不同的开发策略下,耕地的占用数量不同,以不发达地区行业结构的开发策略占用耕地数量最多,发达地区最少。 4.经济发展离不开外来人口的贡献。第二产业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必将影响区域人口总量的变化。预测到2010年外来人口将达到1000万左右,到2015年将达到1400万人,这将加大本地粮食的需求量。 5.人均粮食消费量有一定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人均粮食消费量较低,农村人均粮食消费量高于城镇。粮食消费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口粮的消费将略有下降,而其他动物蛋白类的物质消费将呈上升趋势。 6.相同的工业结构下,GDP的增长速度越快,新增占用的耕地就越多,区域人口总量越多,粮食生产能力下降越快,粮食消费越多,区域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就越严峻;相同经济发展速度下,工业结构越高级,新增耕地占用就越少,区域人口总量越少,粮食生产能力下降的越慢,粮食消费越少,发达地区的工业结构有利于区域粮食安全。把沿江开发区的粮食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系统,本文预测到2010年,9%和12%发展速度和三种开发策略,以发达地区的消费类别计算,该系统的粮食自给率几乎都在72%以上,但在次发达地区消费类别和生存性粮食安全标准下,只有发达地区工业结构的开发策略,粮食自结率会在72%以上,其余开发策略的粮食自结率都在72%以下,存在一些消费缺口,沿江开发区可能有能力依靠自己解决2010年的粮食安全问题。而到2015年,粮食自结率几乎都在65%以下,该地区有可能就会出现一个很大的消费缺口。 本文根据研究的结论提出几点建议:1.强化耕地保护,严格控制占用耕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控制人口增长包括外来人口。3.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农民种粮受益。4.调整沿江开发区未来的工业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