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地次生林鸟类巢网结构的时空格局
【6h】

山地次生林鸟类巢网结构的时空格局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巢网和巢网结构的提出

二、鸟类群落的时间和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三、时间和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四、学术及应用价值

第一章研究区域的自然概况

1.1地理位置

1.2气候

1.3物种及其他

第二章研究方法

2.1研究区域的选择和设置

2.2实验方案

2.3数据处理

第三章结果

3.1不同时期繁殖鸟类的巢网结构

3.2依据巢高对样地内繁殖鸟类分类(聚类分析)

3.3不同时期巢网结构的时空格局留鸟和夏候鸟比较

3.4繁殖前中后期05年、06年总密度及上中下层集团各种鸟类密度比较

3.5不同时期巢网结构下单位面积的物种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匀性、多样性比较

3.6不同巢网结构下的集团及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四章讨论

4.1山地次生林繁殖鸟类巢网结构的时空格局

4.2山地次生林繁殖鸟类巢网结构的时空格局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2005年3月~2005年7月、2006年3月~2006年7月我们在吉林省东部左家自然保护区山地次生林中选取三块研究样地,并对其中两块在繁殖前分别进行添加人工巢箱、去除啄洞和喜鹊巢的处理,主要研究内容为不同样地鸟类巢网结构的时间和空间格局: 在巢网时空格局水平平均、最小、最大距离一定区间上,横向和纵向水平具有很多相同的鸟种类,而且通过分析大山雀、沼泽的水平平均、最小、最大距离以及巢高发现在横向和纵向水平也具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三种不同样地巢网结构下的繁殖鸟类分成上中下层三大类集团:上层集团主要组成为大中型的树冠层繁殖鸟类,包括猛禽(领角鹗Otus bakkamoena Pennant,红隼Falcotinnunculus Linnaeus、红脚隼Falco amurensis Linnaeus、鹰Accipiter Brisson)、喜鹊PicaPica(Linnaeus)、黄鹂Oriolus chinensis Linnaeus。中层集团主要组成为中小型的洞巢鸟和树冠层繁殖鸟类,包括小型次级洞巢类即山雀类(大山雀Parus major Linnaeus、沼泽山雀palustris Linnaeus)、普通 Sitta europaea Linnaeus、北红尾鸲Phoenicurusauroreus(Pallas)、三色鸫Ficedula zanthopygia(Hay)、麻雀Passer montanus(Linnaeus),中型初级洞巢类即啄木鸟类(大斑啄木Picoides major(Linnaeus)、绿啄木Picus canusGmelin、白背啄木Picoides leucotos(Bechstein))和次级洞巢鸟即普通角鹗Otussunia(Linnaeus)、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 Temminck、戴胜Upupa epops Linnaeus,树冠层类即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Latham)、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Linnaeus)、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 Sclater、伯劳Lanius Linnaeus,以及小型编织巢类即攀雀Remizconsobrinus、银喉长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Linnaeus)。下层集团主要组成为地面和灌丛繁殖鸟类,包括野鸡Phasianus colchicus Linnaeus、黄喉鸦Emberiza elegansTemminck、黑眉尾莺Acrocephalus bristrigiceps Swinhoe。 05、06年繁殖前期留鸟比例大,随着夏候鸟的大量迁回,繁殖中期夏候鸟比例增大,繁殖后期,夏候鸟比例超过留鸟比例。总起来看不同巢网结构下留鸟比例比夏候鸟大,留鸟最小比例为61.4%,最大为84.2%。05年、06年繁殖鸟类的密度以及夏候鸟、留鸟各自占总数的比例均遵守:中层集团>上层集团>下层集团。密度还遵守:添加样地>去除样地>自然样地。单位面积物种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多样性、密度都基本保持:繁殖中期>繁殖后期>繁殖前期。从全年或相对的各时期来看,单位面积物种数:去除样地>自然样地>添加样地。自然样地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05年和06年全年来看,多样性指数最高,05年其在添加样地低于去除样地,06年则正相反。两年全年平均来看三类样地的均匀性系数:添加样地<自然样地<去除样地。 上层集团与下层集团丰富度指数具负相关性,但不显著;中层集团与下层集团具正的相关性,其中05年为显著的正相关(r=0.8251,p=.0430)。而上层集团与中层集团05年为正相关,06为负相关。 从对黄鹂、三色鹟、银喉长尾山雀三种鸟的巢特征(巢数目、巢高、巢树高、巢树胸径)的相关性来看,在不同时间不同种类样地环境下同种之间的相关性具有微小的差异性。 巢高与最近距离(同种鸟之间的)、最近夹角(相距最近的同种鸟之间与正南正北方向的夹角)、最远距离、最远夹角、该种密度、总巢(每块样地内找到的所有巢)密度、巢树高、巢树胸径在不同的集团之间、样地之间的种间相关关系上有的不同,甚至存在性质上的差异即正负关系不同。 回归方程分别显示出三种不同类型样地的上层、中层集团及整个鸟类群落的巢高与最近距离、最近夹角、最远距离、最远夹角、该种密度、总巢密度、巢树高、巢树胸径有显著的回归关系,表明了巢高对鸟类种间关系及在群落中的数量地位有显著的影响。 综上所述,次生林鸟类的巢网结构是一个立体的结构,是一个动态的结构,而且确实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著录项

  • 作者

    董超;

  •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学科 动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高玮;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鸟纲;
  • 关键词

    鸟类巢网结构; 巢高; 时空格局;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