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官员问责制实施途径的完善
【6h】

论我国官员问责制实施途径的完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言

1.1问题的提出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方法与主体框架

第二章官员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溯源

2.1官员问责制的内涵

2.2官员问责制的缘起

2.3我国官员问责制实施的意义和成效

第三章我国官员问责制现有实施途径的弊端及其成因分析

3.1我国官员问责制现有的实施途径

3.2我国官员问责制现有实施途径的弊端

3.3我国官员问责制现有实施途径存在弊端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香港高官问责制的成效及启示

4.1香港高官问责制的内涵

4.2高官问责制的成效

4.3高官问责制对大陆问责制实施途径的启示

第五章我国官员问责制实施途径的完善

5.1我国官员问责制实施途径的目标

5.2我国官员问责制实施途径的原则

5.3我国官员问责制实施途径的完善措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官员问责制是对政府官员的违法行为及其后果都必须和能够追究责任的一种制度。是现代政府明确和强化责任、改善政府管理的一种有效制度。其实质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责任约束,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和官员行为,最终达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政府官员在履行职责时必须要为自己的失职承担相应责任,付出相应代价。问责制是西方政党政治的产物,在西方已经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问责制在中国真正推行开来是近几年的事,但它给中国公共行政所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而深远的。 首先,本文在分析西方官员问责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内涵和实质;进而从伦理学、政治哲学和经济学角度出发,探索了官员问责制的缘起,全面把握官员问责制发展与转变的趋向。在梳理我国官员问责制现有实施途径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弊端在于同体监督不到位和异体监督的力度欠缺;由于官员认识观念的惯性思维,信息沟通渠道不顺畅,公民素质和问责社会环境的制约造成了上述问题的产生。然后以香港的高官问责制为案例,分析了香港高官问责制的成功经验及其对大陆的启示在于,要充分保证公众的知情权,选民可以启动问责,高薪伴重责。最后,对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实施途径进行了定位分析,指出其目标是要确保官员问责制的有效实施,从而打破传统的为官之道,构建新的行政文化;广纳贤能,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塑造责任政府。而其实施途径要坚持有效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将国外经验和我国国情相结合,对官员问责制的现有实施途径进行完善,进一步阐述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条件下,发挥第三部门的问责是我国官员问责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要通过多种途径的整合来确保官员问责制的有效实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