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治理研究
【6h】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构

1.4论文的创新点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发展特征及其建设管理要求

2.2 项目治理理论及分析视角选择

3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不完全契约研究

3.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不完全契约的性质

3.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不完全契约主体

3.3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治理效率

4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参与主体的治理模型构建分析

4.1合作剩余的创造与分配

4.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参与主体的博弈关系分析

5 不完全契约理论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治理策略

5.1 政府规制治理提升策略

5.2 内部治理机制提升策略

5.3 外部治理主体提升策略

6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著

展开▼

摘要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自诞生以来一直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速度逐渐放缓,但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仍在增加。作为能实现环保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也一直是我国项目管理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虽然在长期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项目管理技术日趋完善,逐步提高,一线管理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现场工作经验。但由于项目施工难度增加,社会环境的变化,项目结构越来越复杂,水利水电工程仍面临着新的问题。尤其在复杂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中,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个多方合作博弈问题,也带来了项目目标实现难,人员积极性调动难和腐败寻租空间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发包方在项目管理的实践中所遇到的不确定性问题太多;二是发包方对于项目风险管理不够完备;三是政府在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制度政策调整时没有考虑到对于项目治理结构的影响。对于政府投资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高、影响大等特点,一旦发生风险,带来的不仅是项目本身的巨额损失,更有可能带来一系列政治、社会和环境等负面影响因此亟须由传统的项目管理上升至全面的管理,即项目治理。
  因此本文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本思路,对主要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发包方和承包方进行博弈分析,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以研究如何进行二者的剩余控制权分配实现对二者的有效激励约束,保证项目的最终价值,实现成功的项目治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