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艺措施及环境因子对几个玉米杂交种籽粒品质影响的研究
【6h】

农艺措施及环境因子对几个玉米杂交种籽粒品质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前言

1.1玉米生产及人们对玉米品质的要求

1.2玉米籽粒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2.1玉米籽粒品质的遗传

1.2.2环境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1.2.3农艺措施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1.3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和方法

2.1试验材料

2.2试验方法及田间设计

2.2.1不完全随机区组试验

2.2.2裂区试验

2.2.3多点完全随机区组试验

2.2.4分析测试指标

2.3统计分析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玉米杂交种籽粒品质性状的变异分析及其稳定性类型划分

3.1.1杂交种间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及其差异

3.1.2杂交种×地点互作及各杂交种的适应区

3.1.3主要玉米杂交种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的稳定类型划分

3.2影响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的环境因子分析

3.2.1栽培条件对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影响

3.2.2栽培地点及环境因素对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影响

3.3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与产量等性状的关系

3.3.1产量及穗粒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3.3.2合理协调籽粒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4讨论

4.1杂交种的遗传基础是决定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的主导因素

4.2改进栽培措施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及其产量

4.3栽培地点及环境因素对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几个主要玉米杂交种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几个玉米杂交种籽粒蛋白质平均含量为9.723%,高低相差1.505个百分点,变异系数为5.28%;脂肪平均含量为4.524%,高低相差0.917个百分点,变异系数为7.34%。不同地点间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低相差达1.321个百分点,变异系数为4.41%;脂肪含量高低相差0.515个百分点,变异系数为3.70%。不同密度条件下蛋白质含量的平均极差为0.845个百分点,平均变异系数为3.208%;脂肪含量的平均极差为0.599个百分点,平均变异系数为4.935%。比较三者的极差和变异系数结果表明,影响蛋白质含量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杂交种>地点>密度;影响脂肪含量各因素间的相对重要性为:杂交种>密度>地点。 杂交种间蛋白质、脂肪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丹玉13、鲁单981、豫玉25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各杂交种。豫玉22的脂肪含量最高,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各杂交种。杂交种是影响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的主导因素。选育并利用优质玉米杂交种是提高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的直接有效的途径。 不同地点间的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也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平顶山试点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各试点;濮阳试点的脂肪含量最高,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各试点。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除了受到杂交种的影响外,同时还受到各地的环境因素诸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土壤类型的影响,探明这些环境因素与品质性状的关系,对于玉米生产的合理布局,提高玉米营养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施肥和密度等栽培条件对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适当增加施肥量,有利于蛋白质、脂肪含量的提高。密度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与其籽粒产量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 杂交种×环境互作达到显著水平。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几个主要玉米杂交种籽粒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稳定性类型进行了划分。其中鲁单981和济单7号为蛋白质含量的高含量稳定类型;豫玉22和浚单20为籽粒脂肪含量的高含量稳定类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