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枣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在新郑枣区优良单株早期鉴定上的应用
【6h】

枣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在新郑枣区优良单株早期鉴定上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文献综述

1.1枣树(Ziziphus jujuba)概述

1.1.1枣树总述

1.1.2我国枣树概况

1.1.3河南枣树概况

1.1.4新郑枣树概况

1.2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征

1.2.1 RFLP标记

1.2.2 RAPD标记

1.2.3 AFLP标记

1.2.4 SSR标记

1.2.5 STS标记

1.3 ISSR标记的原理与特点

1.4 ISSR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4.1遗传多样性研究

1.4.2品种亲缘关系及分类研究

1.4.3树木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1.4.4种质鉴定及种质遗传基础的研究

1.4.5构建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及分子标记辅助树木育种早期选择

1.5枣树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1.5.1品种(杂种)鉴定和分类

1.5.2亲缘关系的研究

1.5.3分子遗传圈谱的构建

1.5.4性状连锁标记分析与标记辅助选择

2引言

3材料与方法

3.1供试材料

3.2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实验仪器

3.2.2实验试剂

3.2.3基本试剂的配制

3.3 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3.3.1 DNA的提取方法

3.3.2 DNA质量的检测

3.4 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3.4.1 DNA模板的用量

3.4.2引物浓度的分析

3.4.3 2×Taq MasterMix的用量

3.5引物的筛选

3.6形态指标的调查

3.7数据分析

4结果与分析

4.1枣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4.1.1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

4.1.2琼脂糖电泳检测

4.1.3 ISSR扩增反应检测

4.2枣ISSR扩增体系的建立

4.2.1 DNA模板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

4.2.2引物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

4.2.3 2×Taq MasterMix用量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

4.2.4 ISSR-PCR反应体系

4.2.5 ISSR-PCR扩增条件

4.3 ISSR引物的筛选

4.4各优良单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4.5传统聚类分析法对优良单株的分类

4.6传统分类法与ISSR法结果比较

4.7优良单株之间的差异性分析

5结论与讨论

5.1枣基因组DNA提取

5.2 ISSR-PCR扩增体系的建立

5.3枣的传统分类

5.4 ISSR与传统分类的比较

5.5形态指标的测定

5.6对2×Taq MasterMix使用的可信度

5.7优良单株的指纹图谱的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枣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河南又是最早栽培枣树的地区之一.为了选育优质丰产的枣树品种,新郑枣树科学研究所筛选了5株枣树优良单株,为了探索早期鉴定优良单株的方法,本论文选用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分子标记-ISSR技术,探讨其在优良单株早期鉴定方面的应用.其结果如下: 1、改良了枣树叶片DNA的提取方法,提取出高质量的枣树基因组DNA,适用于ISSR扩增. 2、对枣树ISS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总体积15μl,引物浓度为0.8μmol/L,2×TaqMastcrMix 7.5μll,45ngDNA.扩增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50℃左右退火(随引物不同变化)1mln;72℃延伸2mln;72℃延伸10min;40个循环;4℃保存. 3、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5条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用于基因组DNA扩增,得到9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3条,占89.3%. 4、对5株优良单株的ISSR数据进行了相似系数和聚类分析,并建立了5个优良单株的树状聚类图,品种之间的相似系数在0.43-0.81之间,以相似系数0.60为界,可以将5株优良单株分为两大类,1-4号为第一类,5号为第二类. 5、根据5株优良单株的形态指标,运用最短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运用与ISSR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在于ISSR法将3号和4号先分为一个亚类,1号和2号也分为一个亚类,然后再将它们四种分为一类.但是传统方法是先将1号、2号、3号分为一个亚类,4号分为一个亚类,再将它们分为一类.

著录项

  • 作者

    李振山;

  •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 学科 森林培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冯建灿;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枣;
  • 关键词

    枣树种植; ISSR技术; 优良单株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