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婴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临床特征分析
【6h】

婴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临床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英文缩写一览表

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 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致 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婴儿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meningitis,PM)合并硬膜下积液(subduraleffusion,SE)的临床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合并症的早期诊断能力。 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并经硬膜下穿刺确诊为PM合并SE的67例住院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主要特征及在确立SE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1)全组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5:1,其中l~7月的患儿占全部病例的85.1%,提示该年龄组是PM合并SE的高发年龄期;(2)将全年12个月为春、夏、秋、冬4个时间段,比较四个季节的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3)有85.1%的病例在入院前使用了抗生素治疗;(4)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前囟隆起、张力升高和头围增大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惊厥,巴氏征阳性,脑膜刺激征,肌张力改变,嗜睡、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以及肢体瘫痪,光反射减弱和面瘫。其中以发热、颅内压增高、惊厥最多见,分别占全部患儿的86.6%、77.6%和59.7%。因而与婴儿一般化脑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别;(5)辅助检查:分别统计诊断PM合并SE的前后3天所作的头颅CT及头颅超声检查,提示SE的阳性率分别为82.1%和36.7%;CSF检查结果中,64.6%白细胞和77.6%蛋白增高,73.1%糖定量降低;SE穿刺液检查示93.7%蛋白增高,52.5%白细胞数升高,表明大多数SE呈炎性积液;(6)收集全组病例在硬膜下穿刺前具有的SE提示性依据共计83例次,比较不同年龄患儿之间诊断依据分布的差异,其中~4月年龄组,经有效治疗48小时后仍有颅内高压表现的病例,及仍有神萎或烦躁的病例明显多于4月以上组,然而,反复发热的病例明显较少;确诊SE的平均时间为PM病程的第l3.6天,最短第2天,最长第6l天,按照诊断SE时间距PM发病时间分组,~1周组病例数最多,~2周组次之,此2组总计占68.7%。其中~l周组中以辅助检查为诊断线索的病例数明显较其它各组多。(7)全组病例经行硬膜下穿刺,硬膜下穿刺引流及手术治疗,均痊愈或好转出院。 结论:(1)发热、颅内压增高、惊厥是PM合并SE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普通PM患儿主要差别是,其惊厥发生率明显较高;(2)B超对SE诊断的阳性率较高,其发现率可达82.1%。相反头颅CT阳性率较低,在40%以下;(3)SE可在婴儿PM病程的任何时期发生,大多在PM起病后2周内,最短于PM起病后2天。SE应是婴儿期PM常见的并存症,而不是后期并发症;(4)对诊断已明确的婴儿PM,经抗生素合理治疗后48小时体温不减,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不好转者,应首先想到SE的可能性。即使辅助检查阴性,仍应考虑硬膜下穿刺以最后排除SE的存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