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DM早期大鼠视网膜ICAM-1表达与白细胞粘附的实验研究
【6h】

DM早期大鼠视网膜ICAM-1表达与白细胞粘附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符号说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图表

文献综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粘附分子表达与白细胞粘附的干预性研究进展

致 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ICAM一1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上的表达和分布及其介导的白细胞粘附情况,应用辛伐他汀和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进行早期干预,探讨药物干预对DR可能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10只和糖尿病组(DM)45只。隔夜禁食后,实验组按60mg/kg一次性左下腹腔注射STZ,造成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注入等量的枸橼酸钠溶液。用药72h后,检测空腹血糖,大于16.7mmol/L者定为糖尿病模型动物。模型组根据糖尿病模型形成后,再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组(DM)、糖尿病辛伐他汀组(DMsim)、糖尿病氯沙坦组(DMLos)和糖尿病生理盐水组(DMsaline),每组各10只。白糖尿病模型建立后第二天开始,DMsim组给予辛伐他汀15mg/kg/d灌胃,DMLos组给予氯沙坦20mg/kg/d灌胃,DMsaline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分组喂养2周后处死所有动物,处死前复查血糖,实验组血糖大于16.7mmol/L者列为研究对象。取大鼠右眼制备视网膜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SP染色和常规HE染色,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视网膜ICAM—l及CD45的分布与含量进行分析,并对两者表达量进行相关分析。实验期间,所有动物给予标准颗粒饲料,不限饮水,自然昼夜光线照明。 结果①45只建模大鼠中共有40只血糖值超过16.7mmol/L,模型成功率达88.9%,建模成功的大鼠表现出多饮、多尿、消瘦、体重不增的现象。②光镜下观察,DM组视网膜组织各层次结构变化不明显,仅见较多白细胞附壁;③ICAM一1和CD45在正常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胞膜有微弱表达,糖尿病组ICAM一1和CD45的表达明显增加,与CO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糖尿病早期视网膜ICAM-1表达水平增加,促进了白细胞在视网膜的粘附作用,参与了视网膜血管内皮损伤过程。②辛伐他汀和氯沙坦通过抑制糖尿病视网膜ICAM一1的表达,减弱白细胞一内皮细胞问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白细胞的粘附和堆积,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循环,对预防DR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