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内数字电视运营的探索
【6h】

国内数字电视运营的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2绪论

2.1问题的提出

2.1.1研究的目的

2.1.2研究的意义

2.2研究设计

2.2.1技术路线

2.2.2创新性

2.2.3可行性

3发展状况及相关概念

3.1数字电视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3.2概念的界定

4数字电视试点综合分析

4.1基本情况

4.1.1传统有线电视收入单一

4.1.2技术平台的搭建

4.1.3数字电视运营机构与网络公司

4.1.4整体转换

4.2内容和业务分析

4.2.1业务数量和业务类型

4.2.2数字电视付费频道

4.2.3信息服务的来源

4.3收费情况分析

4.4推广情况分析

4.4.1数字电视业务的推广

4.4.2机顶盒的推广

4.5存在的困难与矛盾

5数字电视试点城市案例分析

5.1青岛数字电视运营案例

5.1.1青岛模式的特点

5.1.2青岛模式的赢利前景

5.1.3青岛模式的环境

5.1.4青岛模式存在的问题

5.2杭州数字电视运营案例

5.2.1杭州数字电视发展背景

5.2.2杭州数字电视运营特点

5.2.3杭州市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经验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数字电视是当今广播电视业的新产业、新方向、新热点。我国于1992年开始了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的项目攻关,迈出了数字电视发展的第一步,于2000年在南宁开通了全国首个数字电视平台,并在2004年由广电总局提出“数字化年”和“产业发展年”,全面实施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到今天,数字电视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虽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正在逐渐走上正轨。 目前在全国共有49个试点城市和地区,这些试点分别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对本地数字电视的推广和发展展开了相应的工作。各试点在对“整体转换”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在节目资源的开拓,业务类型的增加,运营机构的建设,机顶盒的推广,资金缺口的解决等各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且在一些试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总的来说,节目内容不足,政策体制不畅,资金缺口问题和网络整合问题是制约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试点城市和地区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数字电视的推广工作,涌现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运营模式。如青岛模式的核心是“整体转换”,即机顶盒免费配送给用户,在提供更多内容和信息服务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收视费,在国内数字电视运营模式的探索上走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杭州把数字电视作为家庭的信息化终端,杭州城市信息化综合平台,除了传统的收视费以外,更注重开发各种交互增值业务,提供个性化的点播服务。如果说青岛模式开启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大门,那么杭州模式可以被认为预示了数字电视发展的未来。 综合分析数字电视在国内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在整体转换中,为了尽快打开市场,采取免费赠送机顶盒的策略是大势所趋,是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必经之路;资金来源方面,政府应起到主导地位,广电实体应该发挥主力作用,同时要注重外来资金的广泛吸纳,并不断激发数字电视产业自身造血功能;在内容为王的数字电视产业中,运营者应该在加强广电自身节目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与社会制作资源的合作,深度激活数字电视内容市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