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硫化铼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研究
【6h】

硫化铼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复合纳米颗粒的概述

1.2复合纳米颗粒的的分类

1.2.1内部混合型复合纳米颗粒

1.2.2核壳型复合纳米颗粒

1.3复合纳米颗粒的生物医学应用

1.3.1复合纳米颗粒在生物分析与检测中的应用

1.3.2复合纳米颗粒在基因转染中的应用

1.3.3复合纳米颗粒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

1.3.4复合纳米颗粒在细胞与活体成像中的应用

1.3.5复合纳米颗粒在生物分离与纯化中的应用

1.4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1.4.1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1.4.2影响复合纳米颗粒表面化学改性效果的主要因素

1.4.3表面修饰的目的和意义

1.5硫化铼的研究进展

1.5.1硫化铼的性质

1.5.2硫化铼的应用研究

1.5.3硫化铼的制备方法的研究

1.6靶向给药

1.6.1靶向给药概念

1.6.2靶向给药特点

1.6.3靶向给药的分类

1.7立题依据及主要工作

1.7.1研究的目的和科学依据

1.7.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磁性硫化铼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面修饰

2.1引言

2.2实验部分

2.2.1试剂与仪器

2.3合成与制备

2.3.1硫化铼胶体的制备

2.3.2磁性硫化铼纳米颗粒的的制备

2.3.3磁性硫化铼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2.4表征

2.4.1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4.2能谱分析(EDAX)

2.4.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5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2.4.6动态光散射法(DLS)

2.4.7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2.5结果与讨论

2.5.1磁性分析(VSM)

2.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5.3透射电镜分析(TEM)

2.5.4能谱分析(EDAX)

2.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5.6磁性硫化铼形成过程的现象对比及磁性变化

2.5.7磁性硫化铼水溶液的ICP检测

2.5.7磁性硫化铼稳定性的研究及粒径的变化

2.6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三章硫化铼/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2.1试剂与仪器

3.2.2合成与制备

3.3表征手段

3.3.1透射电子显微镜

3.3.2能谱分析(EDAX)

3.3.3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3.3.4红外光谱分析

3.4结果与讨论

3.4.1合成过程分析

3.4.2表征结果

3.4.3 ReS2/SiO2复合纳米颗粒叶酸的负载量及稳定性的研究

3.5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四章结论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放射性药物治疗是重要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放射性核素铼(188Re)由于具有优良的放射性和化学性能,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包括硫化铼胶体颗粒以及掺杂铼的纳米颗粒。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减少其在非靶向部位的聚集是提高抗肿瘤药物疗效的关键。磁靶向以及分子靶向是靶向治疗的两种方式。本文以稳定性同位素铼为原料,制备了具有靶向性的硫化铼复合纳米颗粒。 通过两步合成法,在硫化铼胶体体系中利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沉淀剂制备其粒径范围为5.5nm-12.5nm,磁化强度为24.1emu·g-1。的ReS2/Fe3O4磁性复合纳米颗粒。氧化铁与硫化铼的复合不会改变硫化铼的化学态。ReS2/Fe3O4复合颗粒经MPEG-COOH修饰后,磁性降为2.5 emu·g-1,并由铁磁性变为超顺磁性,颗粒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均得到极大的提高,有利于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通过改进的Stober方法,制备了具有单分散性的不同粒径的ReS2/SiO2复合纳米颗粒,并通过TEM、EDAX等对其表征,研究合成条件及SiO2对复合颗粒的分散性的影响。以羧甲基壳聚糖(CMC)和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为修饰剂,制备了ReS2/SiO2/CMC和ReS2/SiO2/APTMS复合纳米颗粒,研究了氨基化前后颗粒形貌和粒径的变化,进而利用叶酸修饰氨基化的复合颗粒,并通过红外和紫外表征复合纳米颗粒的形成及叶酸的负载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