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卫生陶瓷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研究
【6h】

我国卫生陶瓷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展现状

1.1.2我国卫生陶瓷工业的环境影响

1.1.3 LCA方法介绍及其应用状况

1.2选题依据

1.2.1国内外LCA的研究状况

1.2.2研究意义

1.3课题来源

1.4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2.1评价方法框架研究

2.1.1 SETAC框架体系

2.1.2 ISO14040标准框架体系

2.2影响评价模型及方法的确定

2.2.1影响类型的选择

2.2.2分类

2.2.3特征化

2.2.4选择性步骤

2.3本章小结

第3章我国卫生陶瓷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3.1目的与范围的确定

3.1.1研究目的

3.1.2研究范围

3.2数据收集及计算

3.2.1基础数据的获得

3.2.2矿物原料消耗量的计算

3.2.3初级能源消耗清单

3.2.4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3.3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3.3.1分类

3.3.1特征化

3.3.2归一化

3.4结果解释

3.4.1环境热点的识别

3.5本章小结

第4章卫生陶瓷典型企业环境影响评价

4.1目的与范围的确定

4.1.1研究目的

4.1.2研究范围

4.2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4.3环境影响评价

4.3.1特征化结果

4.3.2归一化结果

4.4结果解释

4.4.1环境热点的识别

4.4.2各工序环境影响大小的比较

4.5本章小结

第5章卫生陶瓷三种不同烧成技术的环境影响分析

5.1我国卫生陶瓷烧成技术发展现状

5.1.1卫生陶瓷烧成工序使用的主要燃料

5.1.2烧成设备的分类

5.1.3烧成工序存在的的环境问题

5.2目的与范围的确定

5.2.1研究目的

5.2.2功能单位与范围

5.3清单编目分析

5.3.1能源消耗清单

5.3.2污染物排放清单

5.4环境影响评价

5.5结果解释

5.5.1卫生陶瓷烧成工序的环境热点识别

5.5.2卫生陶瓷烧成工序的环境改善潜力分析

5.6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建筑材料工业是重要的基础材料工业和原材料工业。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传统建筑材料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建筑卫生陶瓷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我国自1993年来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及出口一直位居世界首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建筑卫生陶瓷大国。然而,粗放式的生产模式,给资源和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使我国与世界陶瓷强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根据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符合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现状的评价体系。该方法体系是建立在ISO14040-14043和国家标准GB/T24040-24043基础之上,结合当量模型对我国卫生陶瓷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5我国卫生陶瓷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酸化效应、温室效应、人体健康损害、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其中,最主要的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酸化效应,两者的比重分别占环境影响总量的46.0%和29.2%;对我国卫生陶瓷典型企业评价结果表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影响最为严重,此类影响主要产生于材料制备阶段;本文第五章针对烧成工序及其现行的三种不同烧成技术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其他工序不变的情况下,使用清洁燃料的明焰裸烧辊道窑的烧成工序造成的环境影响最小,使用重油的隔焰裸烧隧道窑的烧成工序造成的环境影响最大。 对我国卫生陶瓷工业的环境负荷研究,将为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乃至建筑材料行业进行节能减排、制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大量的清单数据对我国材料工业数据库起到了有利的补充作用。此外,对卫生陶瓷烧成技术的环境评价为我国陶瓷窑炉工艺改进指明了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