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斑痣盘菌目茎生种的分类及针叶树生散斑壳属分子生物学研究
【6h】

斑痣盘菌目茎生种的分类及针叶树生散斑壳属分子生物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Ⅰ文献综述

1斑痣盘菌的经济重要性

2斑痣盘菌分类历史回顾

3斑痣盘菌的生态与地理分布

4斑痣盘菌的传统鉴定与系统分类方法

4.1多相分类

4.2多性状综合分类

5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真菌种类鉴定及系统分类上的应用

6菌物分类研究中分子标记的选择

6.1选择分子标记的标准

6.2选择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依据

Ⅱ引言

Ⅲ斑痣盘菌目茎生种的分类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采集与整理

1.2实验仪器

1.3显微检查

2有关属的特征

2.1异盘菌属

2.2齿裂菌属

2.3皮下盘菌属

2.4散斑壳属

2.5分种检索表

3种的描述

3.1多皱异盘菌 中国新纪录科、属、种 图版I

3.2葛藤散斑壳 新种 图版Ⅱ

3.3茎生散斑壳 新种 图版Ⅲ

3.4小齿裂菌 图版IV-1

3.5台湾齿裂菌

3.6野珠兰皮下盘菌 图版IV-2

3.7茶生散斑壳 图版IV-3,4,5

3.8三尖杉散斑 图版IV-6

Ⅳ针叶树生散斑壳属部分种内及近似种间的ISSR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菌株及其来源

1.2菌丝培养

1.3仪器及试剂

1.4 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1.5引物的筛选

1.6 ISSR-PCR反应参数的优化

1.7引物退火温度对ISSR-PCR反应结果的影响

1.8 ISSR-PCR扩增产物处理

1.9聚类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引物的筛选

2.2不同参数对ISSR-PCR反应结果的影响

2.3引物退火温度对ISSR-PCR反应结果的影响

2.4 ISSR扩增结果

2.5聚类分析

Ⅴ结论

Ⅵ讨论

1关于斑痣盘菌科系统学研究问题

2 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优、缺点

Ⅶ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斑痣盘菌目(Rhytismatales)是世界菌物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现代菌物学技术,从形态解剖学、个体发育学、生态与地理分布等方面对斑痣盘菌目部分茎生种进行了较深入的分类研究。同时,采用10个重复性好的随机引物对针叶树生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all.)的22个菌株进行ISSR-PCR扩增反应,通过ISSR分析结果结合表型性状的比较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针叶树生散斑壳属若干种内和种间的亲缘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Darker(1967)、Cannon & Minter (1986)、Kirk et al. (2001)等人提出的分类观点为主要依据,对采自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黄山风景区以及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保教研室(AAUFP)的标本进行鉴定、分类。研究了异盘菌属(Ascodichaena)的多皱异盘菌(A. rugosa),散斑壳属(Lophodermium)的葛藤散斑壳(L. puerariae)、茎生散斑壳(L. caulinum)、茶生散斑壳(L. camelliicola)、三尖杉散斑壳(L. cephalotaxi),齿裂菌属(Coccomyces)的小齿裂菌(C. leptideus)、台湾齿裂菌(C. taiwanensis),以及皮下盘菌属(Hypoderma)的野珠兰皮下盘菌(H。stephanandrae)8个种,其中多皱异野盘菌为中国新纪录科、属、种,葛藤散斑壳和茎生散斑壳为新种。编制了二叉式分种检索表,各种均附有形态解剖学特征的描述与图解以及寄主、生境的记载,并加以讨论。 2.利用改良的氯化苄法对22个针叶树生散斑壳属(Lophodermium)菌株进行DNA提取。通过对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该类菌物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即在15μl反应体积中,DNA模板(45ng/μl)2.0μl,随机引物(10μM)0.6μl,MgCl2(25mM)1.5μl,dNTPs(10mM)0.3μl,Taq酶(5U/μl)0.3μl,10×PCR buffer1.5μl,ddH2O 8.8μl。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源于安徽黄山风景区以及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的22个针叶树生散斑壳属菌株进行了基因组亲缘关系的分析。采用筛选出的10个随机引物,通过ISSR-PCR扩增反应,共获得扩增条带167条,其中特异性条带160条,占95.8%;通过欧氏最短距离中的类平均法聚类,得到各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在5.93-7.41之间。另外,在遗传距离7.12处,将22个供试菌株分为5类。通过ISSR分析结果结合表型性状的比较和分析,同种或近似种的菌株基本上能很好地聚在一起,不同种之间也能较好地区分;这与表型性状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ISSR技术在种内和近似种间系统学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论证了子囊果埋生位置,子座、唇、子囊、子囊孢子等形态学特征以及寄主种类差异等在该类菌物种水平分类上的重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