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血红素氧合酶-1与细胞因子的影响
【6h】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血红素氧合酶-1与细胞因子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血红素氧合酶抗损伤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老年病人上腹部大手术后血红素氧合酶一l(H0—1)活性和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器官保护机制。 方法:选取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65~81岁),随机分为五组(n=12),U1组:UTl0.5万U/kg;U2组:UTI1万U/kg;U3组:UTI1.5万U/kg;U4组:UTI2万U/kg;C组:同体积生理盐水对照。UTI给药方法:病人入室开放中心静脉,随即开始采用微量泵快速泵入UTI,于切皮前泵入总量1/3(约30min),余2/3维持至手术结束。五组分别于中心静脉开放后即刻(To)、术毕(T1)、术后6h(T2)、术后12h(T3)、术后24h(T4)时点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ot)、白介素一6(IL-6)及血红素氧合酶.1((H0-1)。同时观察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改变及预后,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各组年龄、性别、体重、病种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前后HO.1活性变化规律及UTI对其的影响:HO一1活性在术前为低水平,术后12h开始升高,术后24h达峰值(与To点相比,P<0.05),其余各点升高与To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组各点HO—I活性较C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2组T4I]寸、U34组T3.4时较C组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U2组各点HO.1活性较U1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U3,4组在T3,4时较U1组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 (3)UTI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清IL-6浓度的变化术后各组各时的IL-6浓度均高于术前,T2时达高峰(P<0.05);与C组比较,U1组T4时、U2-4组T1-4时均降低(P<0.05);与Ul组比较,U2组T2,3时、U3,4组T1-4时均降低(P<0.05)。 血清TNF-g浓度的变化C组术后呈进行性升高(P<0.05);u1、2组术后各时均升高(U2组T4时除外),T3时达峰值(P<0.05);U3,4组仅T2时升高(P<0.05);与C组比较,U1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2组T2-4时降低,U3,4组Ti4时降低(P<0.05);与U1组比较,U2组T2-4时降低,U3.4组T1.4时均降低(P<0.05)。 (4)老年患者手术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 laScr、Ccr及α1一mG水平的变化:与术前比较,C、U1组术后Scr水平上升、Ccr水平下降(P<0.05),C、Ui.4组术后α1-mG水平均上升(P<0.05);与C组比较,U3-4组术后Scr水平均降低,U2-4组术后Ccr、α1-mG水平均升高(P<0.05);与U1组比较,U3,4组术后Scr水平均降低(P<0.05)。 IIILALT水平的变化:与术前比较,C、U1.4组术后均上升(/'<0.05);与C组比较,U2-4组术后ALT水平均降低(P0.05)。 (5)老年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术后第1、4、7d分别有62%、25%、10%发生SIRS。与C、U1组比较,U2-4组SIRS发生率减少(P<0.05)。有2例发生MODS并分别于术后7d(U1组)矛[19d(U1组)死亡。 结论: (1)老年人上腹部大手术后TNF-a、IL-6浓度及HO一1活性明显升高,并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及SIRS.HO—l活性升高可能是老年人术后重要的内在抗氧化应激机制; (2)UTI能明显减少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血清细胞因子TNF-iz、IL-6的释放,促进血清HO一1活性升高,一定程度上可减轻SIRS,发挥脏器保护作用,对预防老年患者上腹部大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 (3)UTI抑制细胞因子释放、促进HO.1活性升高及改善肝肾功能存在剂量依赖性,且大剂量组对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和脏器保护作用均优于中小剂量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