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硬化原发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6h】

肝硬化原发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1 资料与方法

2 讨论

3 结论

4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 述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

摘要

目的: 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之一为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高压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而门静脉血栓又进一步加重门静脉高压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它的形成除可继发于脾切除等手术后,多数患者无明确诱因,起病隐匿,呈慢性过程,在本文中无明确诱因的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称为肝硬化原发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本文旨在探讨肝硬化原发性门静脉系统血栓(PVT)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早期发现肝硬化原发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病例,27例肝硬化原发性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者入选血栓组;随机选择同阶段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非血栓病例32例作为对照组。PVT的诊断依据彩声多普勒超声和/或CT诊断,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类型、血型、饮酒史、吸烟,及临床表现包括精神状况、腹痛、出血、发热、腹水、感染,并记录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糖、血脂、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门静脉宽度(MPV)、脾厚,采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肝硬化原发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患者有出血(37%)、腹水(62.9%)、发热(44.4%)、腹痛(33.3%)等临床表现,44.4%的患者有感染等诱因。logistic回归统计结果显示感染,门静脉宽度(MPV),脾脏厚度是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37、0.036、0.031)。上述危险因素之Wald值分别为4.365,4.378,4.680,提示这些危险因素在血栓形成中的重要性依次为脾脏厚度>MPV>感染。 结论: 肝硬化原发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水、出血、发热、脾脏增大,而感染、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的增加是危险因素。

著录项

  • 作者

    钟谷平;

  • 作者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学院;

  • 授予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
  • 学科 内科学(消化内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智铭;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57.34;
  •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