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温水杂食性鱼类补偿生长的诱导策略
【6h】

温水杂食性鱼类补偿生长的诱导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摘要

第一章鱼类补偿生长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周期性停食和投喂对尼罗罗非鱼补偿生长的影响

第三章异育银鲫经过低温下停食后的补偿生长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中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诱导温水杂食性鱼类补偿生长的策略,研究内容包括:(1)周期性停食和投喂对尼罗罗非鱼补偿生长的影响;(2)食物蛋白质含量对经过低温停食后的异育银鲫补偿生长的影响。 在实验一中,我们通过12周的生长实验检验了初始体重为6.6±0.0g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L.)在28.5~29.7℃下周期性停食和再投喂后的补偿生长。实验期间,实验鱼被始终投喂尼罗罗非鱼饲料(C),或按1∶2的停食—投喂周期投喂(S1F2:停食1周后恢复投喂2周),或按2∶4的停食—投喂周期投喂(S2F4:停食2周后恢复投喂4周),或按4∶8的停食—投喂周期投喂(S4F8:停食4周后恢复投喂8周)。 在实验二中,我们通过10周的生长实验检验了初始体重为5.1±0.1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在15℃下停食4周,在25℃下用两种不同蛋白含量(40%和45%)的等能饲料恢复投喂6周后的补偿生长。实验设4个处理:2组鱼在第1~4周停食,在第5~10周分别恢复投喂蛋白含量为40%(SL组)和45%(SH组)的等能饲料;2组鱼在1~4周内投喂蛋白含量为40%的饲料,在第5~10周分别投喂蛋白含量为40%(CL组)和45%(CH组)的饲料。 实验结果如下: (1)整个实验阶段,停食尼罗罗非鱼(S1F2、S2F4和S4F8组)体重始终低于对照组,在实验结束时S1F2、S2F4和S4F8组之间鱼体重无显著差异。停食期间,S1F2、S2F4和S4F8的SGR(特定生长率)明显低于C组,恢复投喂后其SGR迅速升高且显著高于C组。每个停食-投喂周期结束时和实验结束时S1F2、S2F4和S4F8组的SGR仍显著高于C组,而S1F2、S2F4和S4F8组之间SGR无显著差异。在恢复投喂阶段,S1F2、S2F4和S4F8组的FI(摄食率)都显著高于C组,而FCE(饲料转化率)与C组无显著差异。随停食时间延长,全鱼水分、蛋白和灰分含量逐渐增加,脂肪含量逐渐降低。第6周结束时,S2F4组的蛋白、脂肪、水分和灰分与C组无显著差异,而S1F2组全鱼水分含量显著高于C组,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后者。实验结束时,S1F2、S2F4和S4F8组的灰分含量显著低于C组,全鱼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C组无显著差异;S1F2、S2F4和S4F8组之间全鱼蛋白、脂肪、灰分和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该实验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在经过不同停食—投喂周期后仅表现出部分补偿生长,并且通过增加摄食率实现补偿生长,周期性停食和投喂以及改变停食-投喂周期不能增加尼罗罗非鱼补偿生长的强度。 (2)经过在15℃下停食4周后的异育银鲫(SL组和SH组)体重显著低于正常投喂的鱼(CL组和CH组);其全鱼水分、蛋白质和灰分百分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投喂的鱼,但脂肪含量低于后者。恢复投喂期间,SL组在第7~10周内SGR显著高于CL组,SH组第5~8周内SGR显著高于CH组,但SL组与SH组,CL组与CH组之间SGR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束时,SL组与SH组的体重分别显著低于CL组和CH组;CL组与CH组,SL组与SH组体重无显著差异;SL组和SH组全鱼、躯干和内脏团蛋白质和灰分含量仍分别显著高于CL组和CH组,脂肪含量分别低于CL组和CH组。上述结果表明,经过在低温下停食后异育银鲫表现出部分补偿生长,恢复投喂期间增加饲料蛋白质含量未增强异育银鲫的补偿生长。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我们认为:(1)尼罗罗非鱼经过周期性停食和再投喂后表现出部分补偿生长,改变停食—投喂周期不能增强尼罗罗非鱼补偿生长强度;(2)经过在低温下停食后异育银鲫仅表现出部分补偿生长,恢复投喂期间增加饲料蛋白含量未增强异育银鲫的补偿生长;(3)现有的研究表明尚无法应用补偿生长原理提高养殖生产中温水杂食性鱼类的生长速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