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华稻蝗配子发生中花生凝集素受体和原癌基因c-kit表达的研究
【6h】

中华稻蝗配子发生中花生凝集素受体和原癌基因c-kit表达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前言

1.引言

2.基本概念

2.1配子发生

2.2雄性附腺

2.3凝集素受体

2.4原癌基因

2.5原位杂交

第二章凝集素受体在中华稻蝗配子发生中的研究

1.凝集素受体在配子发生中的研究概况

1.1凝集素受体在精子发生中的研究概况

1.2凝集素受体在卵子发生中的研究概况

2.材料和研究方法

2.1实验材料

2.2实验原理和研究方法

3.实验结果

3.1PNA在卵巢切片上的标记

3.2PNA在精巢切片上的标记

3.3PNA受精囊切片上的标记

4.分析和讨论

第三章原癌基因c-kit在中华稻蝗配子发生中表达的研究

1.原癌基因c-kit在配子发生中研究概况

1.1原癌基因c-kit在精子发生中的研究概况

1.2原癌基因c-kit在卵子发生中的研究概况

1.3关于配子发生中调节途径的研究

2.中华稻蝗配子发生中Kit的表达

2.1材料和研究方法

2.2实验结果

3.中华稻蝗配子发生中c-kit mRNA的表达

3.1材料和研究方法

3.2实验结果

4.分析和讨论

第四章中华稻蝗雄性附腺和储精囊的组织学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雄性附腺和储精囊的取材

1.2雄性附腺和储精囊标本的制备

2.实验结果

2.1中华稻蝗雄性附腺和储精囊的整体结构

2.2附性腺的组织学

2.3储精囊的组织学

2.4射精管基部的组织学特点

3.分析和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及图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该论文以直翅目(Orthoptera)、蝗科(Acrididae)、稻蝗属(Oxya)的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为材料,研究其配子发生的规律,为了解中华稻蝗的生殖机理并设计合理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该论文利用SABC标记的凝集素检测中华稻蝗配子发生中PNA凝集素受体的合成和表达,以获得中华稻蝗配子发生中部分糖复合物的表达规律,以推测其意义,这在国内还属首次.发现在卵巢内,早期卵母细胞内有强阳性颗粒,中、后期则在滤泡细胞有阳性颗粒.在精巢内,精原细胞及初级精母细胞靠近细胞核有强阳性颗粒,次级精母细胞近膜处阳性颗粒小而多,变形期精子细胞阳性标记逐渐向尾部移动.结论提出在(1)卵母细胞的PNA结合糖复合物最早由自身合成,在中、后期由滤泡细胞合成;(2)精子表面的PNA凝集素受体出现于精子发生早期,并在初级、次级精母细胞有大量表达;(3)在成熟过程中精子表面的PNA结合糖复合物发生明显变化.为了了解中华配子发生的调节机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原癌基因kit在配子发生阶段的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未分化精原细胞无Kit表达,初级精母细胞膜上出现强阳性颗粒,次级精母细胞细胞质内阳性颗粒变小但颗粒数增加,随成熟过程的进行精子细胞内阳性颗粒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推断Kit与精子发生和成熟有关.早期卵母细胞质或细胞膜上均没有阳性颗粒的表达.仅第三、第四阶段的卵母细胞核周围有阳性颗粒,而第四阶段滤泡细胞膜上开始出现Kit阳性颗粒,该时期滤泡细胞在增殖,第五、第六阶段滤泡上皮细胞为柱状,开始分泌阳性颗粒,而卵母细胞本身不合成,第七阶段、第八阶段卵母细胞内充满球状卵黄颗粒,滤泡上皮细胞缩短,无明显颗粒,由此推断Kit先由卵母细胞合成,后由滤泡细胞供给,且与卵母细胞的生长有关.昆虫雄性附性腺是重要的分泌器官,能分泌多种物质(多糖,蛋白,脂类)直翅目昆虫雄性附腺的分泌物是精液的主要成分,具有激活,营养精子的作用,并构成精囊,还能促进雌虫排卵,储精囊是储存精子的地方.通过腺体标本制作技术,石蜡切片技术和光镜观察,研究了中华稻蝗成虫的雄性附腺和储精囊的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附腺由15对(8对乳白管,7对透明管)一端开口于射精管,另一端封闭的腺管组成其组织由里到外为上皮层,底膜,肌肉层和结缔组织膜,并按上皮细胞,分泌物将乳白腺管分为两种:酸性腺管和颗粒腺管,将透明腺管分为三种:碱性腺管,粘液性腺管和混合性腺管.这些管在成虫前后期在大小,上皮细胞,分泌物发生一些变化.精子在储精囊中成团分布,储精囊具柱状上皮细胞和分泌细胞,底膜和肌肉层较发达,围脏膜中有气管,其盲端和中后段组织结构有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