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江源区不同植物群落中草地早熟禾种群结构特征及环境因子的研
【6h】

三江源区不同植物群落中草地早熟禾种群结构特征及环境因子的研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种群的生态特征

第二节 环境对植物群落中种群的影响

2.1环境改变对植物种群形态特征的影响

2.2土壤水分对植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2.3土壤养分对植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2.4植被的种群结构在时空上的连续性

第三章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自然概况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1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2.2 形态特征测定

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草地早熟禾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草地早熟禾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特征

第三节 草地早熟禾群落多样性分析

3.1草地早熟禾群落α多样性的测定

3.2草地早熟禾种群α多样性的测定

第四节 草地早熟禾在三江源区的形态特征

4.1草地早熟禾形态特征值分析

4.2草地早熟禾种群形态特征的变异系数分析

4.3草地早熟禾种群形态特征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第五节 草地早熟禾种群的环境资源特征

5.1土壤含水量与Ph值的特征

5.2土壤全氮速效氮的特征

5.3土壤全磷速效磷的特征

5.4土壤有机碳有机质的特征

5.5草地早熟禾种群环境资源主成分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第一节 讨 论

1.1草地早熟禾在三江源区分布范围

1.2种群形态变异

1.3资源异质性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

1.4草地早熟禾种群与植被恢复的关系

1.5草地早熟禾种群土壤养分的变化及与草地退化的关系

第二节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文章及参加科研项目

导师简介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基因库,物种丰富。寻找适宜三江源区乡土草种,丰富种质资源库,增加育种材料及为退化草地的恢复提供优良的草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草地早熟禾为禾本科多年生根茎下繁草,根茎发达,营养价值丰富,常被作为水土保持草种、放牧及刈割草场草种、草地退化恢复的先锋草种。通过对三江源区草地早熟禾种群的实地踏查搜索其地理分布范围,研究了草地早熟禾群落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形态特征和环境因子,提出草地早熟禾种群在三江源区植被恢复中的地位及作用。结果如下:
  草地早熟禾种群地理分布广泛,能够在海拔为3365m~4500m之间生长;适宜生境为灌丛草甸、河漫滩、河边、山坡及林下;可在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上生长;影响草地早熟禾分布的主要土壤因子是有机质、有机碳和全磷,化学因子为Ph值。对三江源区草地早熟禾种群调查,主要分布的草地类型有:草地早熟禾+老鹳草草地型,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草地型,鹅绒委陵菜+草地早熟禾草地型,黄帚橐吾+草地早熟禾草地型,鹅绒委陵菜+唐古特乌头+草地早熟禾草地型,野青茅+草地早熟禾草地型,垂穗披碱草+草地早熟禾草地型,青藏苔草+草地早熟禾草地型,草地早熟禾+荠草地型,鹅绒委陵菜+黄帚橐吾草地型,草地早熟禾+西伯利亚蓼草地型,金露梅+双柱头镳草草地型。
  群落多样性指生物群落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方面表现出的丰富多彩的差异。草地早熟禾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同一气候区下,不同地理条件下植物的形态对环境的变化具有可塑性。形态差异分析是确定生态型分化和研究遗传变异的基本手段之一。对三江源区草地早熟禾种群形态差异的分析,可将5个地区的草地早熟禾分为久治型、达日型和玛沁型。
  草地早熟禾群落处于高寒草甸退化的禾草杂类草阶段,草地早熟禾种群在群落中处于优势种地位、次优势种地位和伴生种地位,因此,可通过补播草地早熟禾和其他禾草草种,改变植物群落结构和组成,改善群落环境,使其向亚顶级群落演替,达到较稳定的状态;也可通过撒施肥料,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使土壤与植被系统共同作用将退化草地演替为较稳定的亚顶级或顶级状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