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丙泊酚对内毒素血症兔肠道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6h】

丙泊酚对内毒素血症兔肠道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内毒素血症可造成肠道损害,加重肠道粘膜屏障功能损害以及肠源性感染。近年研究显示丙泊酚具有拮抗机体过度炎性反应的效应。丙泊酚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证实。本实验通过对血浆二胺氧化酶的活性及肠道酶学指标的检测,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内毒素血症兔肠道的保护作用。 材料和方法:连续兔静脉内注射内毒素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体重(2.50~2.70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n=8);内毒素对照组(B,n=8);小剂量治疗组(C,n=8);中等剂量治疗组(D,n=8);大剂量治疗组(E,n=8)。除正常对照组,其他组均给予内毒素(600μg·kg<'-1>)。c、D、E组均为内毒素注入后30分钟后予丙泊酚持续静脉泵入(C组5 mg·kg<'-1>.h<'-1>、D组10 mg·kg<'-1>.h<'-1>、E组15 mg·kg<'-1>.h<'-1>)。4h后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MDA)的活性。测定小肠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取小肠组织观察大体标本形态和光镜下的组织病理形态。 结果: 1、B组的DAO活性明显比A组增高,B组应用内毒素后,MDA含量明显比A组增高;B组应用内毒素后,MPO活性明显比A组增高;B组应用内毒素后,sOD活性明显比A组降低(P<0.05)。 2、与B组相比,C、D、E组的血浆DAO活性、小肠组织MPO活性、小肠组织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小肠组织S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 3、光镜下可见A组小肠组织学正常,B组小肠粘膜损伤严重,C、D、E组与B组相比肠粘膜损伤明显减轻。 结论:丙泊酚对内毒素血症兔肠道具有保护作用,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内毒素血症兔肠道保护效果不尽相同,并非丙泊酚剂量越大就效果越好。

著录项

  • 作者

    梅勇;

  •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 学科 急诊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鑫荣;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31.1;
  •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丙泊酚; 肠道保护;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