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对几种动植物蛋白源的利用
【6h】

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对几种动植物蛋白源的利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几种植物蛋白源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豆粕的研究进展

2菜籽粕的研究进展

3棉粕的研究进展

4玉米副产物的研究进展

5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吉富罗非鱼幼鱼对10种饲料原料表观消化率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饲料配制

1.2试验管理

1.3样品采集、分析和统计

2结果

3讨论

第三章 玉米柠檬酸渣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和体成分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饲料配制

1.2饲养和管理

l.3样品采集、分析和统计

2结果

2.1玉米柠檬酸渣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及形态指标的影响

2.2玉米柠檬酸渣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消化率的影响

2.3玉米柠檬酸渣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全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2.4玉米能檬酸渣替代豆柏蛋白对吉富罗非鱼饲料成本的影响

3讨论

第四章 芝麻粕部分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及体组成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饲料配制

1.2试验管理

1.3样品采集、分析和统计

2结果

2.1芝麻粕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及形态指标的影响

2.2芝麻粕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消化率的影响

2.3芝麻粕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全鱼、肌肉及肝脏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2.4芝麻粕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饲料成本的影响

3讨论

第五章 复合蛋白源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及体组成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饲料配制

1.2试验管理

1.3样品采集、分析和统计

2结果

2.1复合蛋白源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及形态指标的影响

2.2复合蛋白源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消化率的影响

2.3复合蛋白源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全鱼、肌肉及肝脏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2.4复合蛋白源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饲料成本的影响

3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四个试验研究了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对几种动植物蛋白源的利用情况。这四个试验分别是:吉富罗非鱼幼鱼对10种动植物蛋白源表观消化率的研究;柠檬酸渣部分替代饲料中豆粕蛋白对罗非鱼生长、消化和体组成的影响;芝麻粕部分替代饲料中豆粕蛋白对罗非鱼生长、消化和体组成的影响;复合蛋白源(柠檬酸渣:菜籽粕:棉籽粕:芝麻粕=23.32:21.71:36.48:18.50)替代饲料中豆粕蛋白对罗非鱼生长、消化和体组成的影响。通过本试验,为罗非鱼饲料中廉价蛋白源的合理利用和配伍提供基础数据。试验结果如下: 1.本试验旨在研究吉富罗非鱼幼鱼(7.05±0.09g)对10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磷、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10种饲料原料分别为玉米蛋白粉、玉米柠檬酸渣、玉米胚芽粕、普通豆粕、发酵豆粕、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麦芽根、鱼粉和蚯蚓粉。试验饲料由70%的基础饲料和30%的试验饲料原料组成。10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磷、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范围分别为41.7%~98.9%,90.6%~99.6%,73.1%~98.8%,49.5%~99.6%,45.4%~99.7%和83.3%~100%。鱼粉,蚯蚓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干物质、粗蛋白、总能的表观消化率高;玉米柠檬酸渣和蚯蚓粉的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高;玉米胚芽粕和蚯蚓粉的磷的表观消化率高。蚯蚓粉的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麦芽根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低。大豆浓缩蛋白的磷的表观消化率最低。各原料氨基酸消化率的变化趋势与蛋白消化率的趋势一致。大豆分离蛋白、蚯蚓粉可视为鱼粉的优良动植物替代物,大豆浓缩蛋白、豆粕和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略低于大豆分离蛋白、蚯蚓粉和鱼粉,麦芽根的营养价值最低。本研究结果为低成本罗非鱼商品饲料的生产提供了相关原料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信息。 2.分别用玉米柠檬酸渣替代吉富罗非鱼饲料中0、10%、20%、30%、40%和50%的豆粕蛋白,配制了六组等氮等能(含粗蛋白约33%,干物质中约含能21.0MkJ/kg)饲料。在室内养殖系统中饲养罗非鱼(初始均重为6.11±0.02g)8周。结果表明,玉米柠檬酸渣替代不同水平豆粕蛋白对存活率、肝体比、脏体比以及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当玉米柠檬酸渣替代豆粕蛋白水平从40%升至50%时,终体重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下降,而饲料系数显著上升;当替代水平从30%升至40%时,饲料中干物质,蛋白质、脂肪和磷的表观消化率都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间可消化氨基酸的消化率差异显著,范围为81.5-99.9%。试验终末时鱼体和背部肌肉的干物质与灰分组成各处理间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终末鱼体蛋白在替代水平从30%升到40%时显著下降(P<0.05);背部肌肉脂肪40%和50%处理组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随着替代水平的增高,养殖成本不断降低(P<0.05)。总之,用玉米柠檬酸渣替代罗非鱼饲料中30%的豆粕蛋白是可行的。 3.为评估吉富罗非鱼饲料中芝麻粕替代豆粕蛋白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初体重为8.74±0.12g)生长、饲料利用及体成分的影响,进行了为期为8周的养殖试验。配制了七组等氮等能(含粗蛋白约33%,干物质中约含能19.2 MkJ/kg)饲料,分别用芝麻粕等氮替代0、8%、16%、24%、32%、40%和48%的豆粕蛋白。结果表明,芝麻粕替代不同水平豆粕蛋白对存活率、肝体比、脏体比以及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当芝麻粕替代豆粕蛋白水平从16%升至24%时,终体重、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下降(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上升(P<0.05);当替代水平从16%升至24%时,饲料中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但各处理间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终末时,各处理组鱼体干物质、灰分、粗脂肪和磷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鱼体蛋白含量在0、8%、16%和2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终末时各组间鱼肝脏干物质、粗脂肪和磷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终末时各组间鱼背部肌肉干物质、灰分、粗脂肪和磷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背部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总之,当芝麻粕替代16%的豆粕蛋白(饲料中芝麻粕的添加量为8.47%)时,其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鱼体和肌肉营养成分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4.选用体重为5.78±0.01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630尾,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用复合蛋白源(柠檬酸渣:菜籽粕:棉籽粕:芝麻粕=23.32:21.71:36.48:18.50)替代饲料中0、15%、30%、45%、60%、75%和100%的豆粕蛋白,配制了七组等氮等能(含粗蛋白约33%,干物质中约含能19.4 MkJ/kg)饲料。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复合蛋白源替代不同水平豆粕蛋白对终体重、增重率、存活率、特定增长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以及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替代水平从0升至100%时,饲料中干物质、灰分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蛋白和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随替代比例的增加而降低o.试验终末时,各处理组鱼体营养成分组成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肝脏中蛋白含量随替代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各组间肌肉干物质、粗蛋白和磷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灰分和粗脂肪含量各替代组均未出现显著低于对照组现象。随着替代水平的增高,养殖成本逐渐降低。总之,当复合蛋白源替代100%的豆粕蛋白时,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鱼体和肌肉营养成分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还可以显著降低养殖饲料成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