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香根草繁殖构件及光合特性研究
【6h】

香根草繁殖构件及光合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无性系种群研究进展及意义

1.1.1无性系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1.1.2无性系植物种群的研究意义

1.2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1.2.1概念及研究内容

1.2.2植物繁殖生态学发展

1.2.3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进展

1.2.4发展趋势

1.3香根草的研究现状

1.3.1香根草简介

1.3.2香根草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4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区概况

2.2试验材料

2.3试验方法

2.3.1营养期项目测定

2.3.2繁殖期项目测定

2.3.3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3.4光合生理的测定

第三章 香根草营养期与繁殖期生长状况的研究

3.1香根草营养期生长动态

3.1.1腋芽与生长速度动态

3.1.2腋芽与分蘖的动态关系

3.1.3腋芽活性

3.1.4香根草不同级株分蘖的腋芽

3.1.5香根草生物量动态及构件生物量配置

3.1.6香根草不同级株生物量配置

3.1.7香根草含水率动态

3.2香根草繁殖期生长状况

3.2.1生殖生长特性

3.2.2生殖分配

3.3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关系

3.4小结

第四章 香根草光合特性研究

4.1香根草不同级株叶绿素

4.2香根草不同级株的光合特性

4.3 CO2对香根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4.4气孔导度对CO2浓度的响应

4.5水分利用率(WUE)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4.6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香根草(Vetiveriazizanioides(L.)Nash)是禾本科多年生丛生型草本植物,适应性强,生态幅度广,抗性强,国内外一致认为它是保持水土恢复地力的最为理想的神奇之草。本研究以香根草为对象,通过测定香根草生长速度、腋芽、分蘖、生物量的变化及对香根草的分蘖株进行级株划分。旨在揭示和探讨其生长发育的潜力及无性繁殖规律,并认识腋芽在丛生草本植物分蘖繁殖过程中的作用,丰富禾本科丛生禾草无性系繁殖的理论,通过研究香根草光合特性的差异,为香根草的繁殖、利用、开发以及培育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香根草在6-10月份这段时期,植株生长表现6、10月份生长较快,并与其它三个月份生长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香根草分蘖在这段时期都很旺盛,并且9、10月份高于6、7、8月份。腋芽数量在6-10月份形成有一个明显的高峰和一个低谷,峰值为24.9个/株,低谷值为4.2个/株。 (2)香根草不同级株的腋芽动态:在种植半年后,1级和2级分蘖腋芽占主要地位,最大级为4级。腋芽活力最强为6月份,其活力最大值为91%,7、8月份开始下降,8月腋芽活力最低为61%,随后9月份腋芽活力开始回升,进入10月份腋芽活力又下降。 (3)香根草母株生物量比例在这段时期是逐渐下降,6月份最大为41.7%,10月份降到最小为0。1级分蘖株生物量比例先升后降,9月份达到最大为61.78%,6月份最小为37.45%。2级分蘖株生物量比例10月份较大,其它月份变化不大。3级分蘖株生物量比例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 (4)旺盛生长期不同级株香根草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2级与1、3级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1、3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5)香根草不同级株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都为双峰型。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28~0.032 mol·mol-1,2级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1级和3级,1级和3级之问的净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