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糖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及降血糖活性研究
【6h】

多糖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及降血糖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多糖的研究进展

1.1.1 多糖的提取方法

1.1.2 多糖的纯化

1.1.3 多糖的生物活性

1.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1.2.1 糖尿病的概况

1.2.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概况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试剂与材料

2.1.1 仪器

2.1.2 试剂与材料

2.2 方法

2.2.1 多糖的提取制备

2.2.2 α-葡萄糖苷酶反应最适条件的确定

2.2.3 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2.2.4 多糖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血糖活性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3.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2 粗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3.2 α-葡萄糖苷酶反应最适条件的确定

3.2.1 最适底物及底物浓度的确定

3.2.2 最适酶活力单位的确定

3.3 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3.3.1 不同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3.3.2 多糖浓度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3.3.3 多糖纯度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3.4 多糖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血糖活性研究

3.4.1 小鼠一般情况的观察

3.4.2 多糖对糖尿病小鼠体重变化量的影响

3.4.3 多糖对糖尿病小鼠采食及饮水量的影响

3.4.4 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3.4.5 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3.4.6 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清TG和TC的影响

3.4.7 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3.4.8 大脑、肝脏及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4 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糖尿病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临床治疗糖尿病应用率高达20%以上。近几年,天然产物中提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正日益受到关注,糖作为天然产物中重要部分,具有丰富的生物功能,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多糖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中以新鲜黄芪、平菇、雪莲果及河蚌肉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粗多糖,分别命名为APS-Ⅰ、MPS-Ⅰ、YPS-Ⅰ和SMPS-Ⅰ,经苯酚-硫酸法测定,APS-Ⅰ、MPS-Ⅰ、YPS-Ⅰ和SMPS-Ⅰ的糖含量分别为53.4%、31.3%、56.3%和42.14%。四种粗多糖以Sevage法除蛋白后,得到APS-Ⅱ,MPS-Ⅱ,YPS-Ⅱ和MPS-Ⅱ其糖含量分别为67.1%、36.5%、74.1%和81.5%;黄芪、平菇、雪莲果及河蚌肉多糖分别纯化得到APS-Ⅲ、MPS-Ⅲ、YPS-Ⅲ和SMPS-Ⅲ,其糖含量分别为99%、41.1%、79.8%和96.47%。
  通过酶促反应筛选酵母源、小鼠源α-葡萄糖苷酶的最适底物及底物浓度、最适酶活力单位,得到体外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酶促反应体系为:α--葡萄糖苷酶10μL,酵母源、小鼠源酶活力单位均为0.2U·mL-1,麦芽糖溶液5μL,酵母源选取麦芽糖浓度30mmol·L-1,小鼠源选用麦芽糖浓度40mmol·L-1,样品或阳性对照5μL,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酶反应产物。
  阿卡波糖作为阳性对照,对四种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多糖进行体外筛选。相对多糖浓度为0.4mg·mL-1时,黄芪、平菇、雪莲果及河蚌肉多糖对酵母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40.1%、66.2%、21.9%和17%,对小鼠源的抑制率分别为38.7%、45.1%、26.9%和19.1%,黄芪、平菇多糖的抑制率较强。通过不同相对糖含量筛选实验得出,黄芪多糖对酵母源及小鼠源α-葡萄糖苷酶均有浓度依赖效应。不同纯度多糖对比实验表明纯化后APS-Ⅲ、MPS-Ⅲ及YPS-Ⅲ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均高于未纯化多糖。采用小鼠高血糖模型降糖实验方法考察四种多糖的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对小鼠空腹血糖值有极显著降低(p<0.01)的作用,且具有浓度剂量依赖性,平菇低、中剂量,雪莲果低、中剂量组空腹血糖值显著降低(p<0.05),四种多糖体内降血糖效果与体外实验基本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