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过继回输树突状细胞对血液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
【6h】

过继回输树突状细胞对血液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文献复习及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树突状细胞在多发性骨髓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过继回输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对血液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为DC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实例参考。 方法:对2000年以来在血液科住院的2例确诊为血液肿瘤并经正规化疗后的患者(1例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M<,2a>)完全缓解患者,1例为多发性骨髓瘤(MM)未缓解患者)分别采取髂后上棘骨髓液为标本,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应用两步法进行体外培养及扩增得到DCs并鉴定之,而后过继回输DCs进行临床免疫治疗,观察临床治疗过程及判断疗效,并予病例分析总结及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1.例1,AML患者于2002年3月起经2个疗程TA方案,1个疗程MA方案联合化疗达第一次完全缓解(compl ete remiss ion,CR)。以后给予TA、MA、中剂量阿糖胞苷(IDAraC)及HA化疗方案巩固强化治疗。2003年7月15日的化疗完成之后,间歇3个月,开始第一次过继回输自体DCs,前后共3次。后2次DCs输注间歇期未应用化学治疗,第二、三次DCs输注与其前次化疗分别间歇4个月、10个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未出现发热、畏寒、寒战、皮疹、胸闷、气急、气喘等不良反应,一直保持完全缓解状态。患者于2005年2月底复发。此时使化疗间歇期最长达14个月,后继续给予CAG、TA、TAP等方案联合化疗再次诱导缓解,此后患者一直未能缓解于2006年2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总体看来患者完全缓解期达44个月,生存期达4年。 2.例2,MM患者经过COTP、COMP、VAD方案联合化疗及反应停等治疗,症状呈反复状态,以后患者拒绝化疗,采用树突状细胞过继回输治疗,连续输注共3次,第一次输注后患者临床症状即明显好转,贫血改善,血红蛋白 有所升高,骨髓瘤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T细胞亚群检测提示CD3<'+>CD8<'+>T细胞 比例升高,治疗过程及随访中患者未出现与DC免疫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现患者仍在随访治疗之中,应用DC治疗后疾病稳定期>1年,生存期已达5年 多。 结论: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R后应用DCs过继免疫治疗延长了其化疗间 歇期,延迟复发,从而延长了白血病患者的缓解期和生存期,对白血病微小 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2.例1白血病患者的复发提示患者在大剂量化疗后体内仍存在MRD,从 此CR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扩增出的DCs可能部分带有白血病细胞抗原信 息,而有效的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的 产生对白血病细胞进行杀灭。 3.过继性DC回输是一种被动免疫治疗,它的特点是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 例1患者最终在停化疗后第14个月(CR44个月)的复发可能与过继免疫治疗 维持的时间较短有一定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例2 MM患者的治疗表明DC不仅对MRD的治疗有效,且对于MM体内有 瘤负荷的患者治疗仍可达到一定疗效,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明确。 5.就本科2例病人的疗效观察,两患者在输注DCs的过程中及以后均未 发现与DC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生,文献复习中有 少部分患者出现头痛、呼吸困难、臂酸痛等不适,但均可耐受,提示了DCs 的临床过继回输是较安全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