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思的恶与行动的思——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研究
【6h】

无思的恶与行动的思——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意义

1为什么选择阿伦特作为研究对象

2为什么选择“平庸之恶”思想作为研究内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2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第一章 运思奠基

1.1问题缘起

1.1.1古希腊

1.1.2中世纪基督教

1.1.3康德

1.2《极权主义的起源》与“根本之恶”

1.2.1《极权主义的起源》

1.2.2根本之恶

第二章 平庸之恶——当无思成为一种恶

2.1艾希曼审判与平庸之恶的提出

2.1.1艾希曼审判及其争议

2.1.2一份关于平庸之恶的报告

2.2无思:理解恶的平庸性

2.3 责任:服从何以成为一种恶

第三章 行动的思——消解“平庸之恶”的可能途径

3.1孤独的沉思:面向自我的无声对话

3.1.1思的性质

3.1.2思考的道德关切

3.2 作为中介的判断:“破解僵局的一支奇兵”

3.2.1判断的中介性质

3.2.2亚里士多德还是康德?最具政治性的判断能力

3.3判断如何进行

3.3.1第一步:扩展的思考

3.3.2想象力提供的典型

2.3.3共通感实现的可交流性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尝试从对“平庸之恶”的研究入手,追踪阿伦特政治哲学的几个关键问题:“根本之恶”与“平庸之恶”的关系,恶与思的关系,思与行的关系。这三个问题在本文中是作为一条线索贯穿始终的。首先,将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的奠基进行追溯,分别简述了古希腊、基督教和康德在恶的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以及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对恶的问题的初次探求。其次,将视角由社会转向个人,以艾希曼审判为切入点,来分析在恶的制度背景下个人如何逐步陷入无思以及这种无思之恶的危害性,澄清极权统治下个人的道德责任。由此,开启了以思抑恶的可能尝试,在分析了沉思的“孤独”特征之后,发现面向自我的无声对话无法直接在行为上体现为善恶选择,故而将判断作为一个连接思考与行动的关键中介纳入分析,判断是一种精神能力,同时对行动具有直接的指示作用,故而能够打通思与行的鸿沟。总之,平庸之恶的产生与社会环境有涉,但更与个人的心灵密切相关,尝试从个人的角度消解平庸之恶,必须沿问题的来路返回,去寻找思的力量,然而能够消解恶的思,并非是沉寂的玄思,而是质疑的思、行动的思、解放了心灵能力中所具有的政治性判断能力的思。由此,来说明阿伦特把政治生活拉回到哲学的主旨及核心价值中,使得哲学的意义也回到了古希腊城邦时代——苏格拉底的内在精神生活与现实城邦生活的内在关联之中。只有在这样的内在关联之中,我们才有可能尝试消解“平庸之恶”,或者说,至少在“黑暗时代”的“根本之恶”中,保持清醒的反思状态和独立判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