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休谟、康德因果观之比较
【6h】

休谟、康德因果观之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言

第一章休谟、康德因果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古希腊、中世纪哲学家的因果观

第二节十六至十八世纪欧洲哲学因果观的发展

本章注释

第二章休谟、康德因果观在方法论上的比较

第一节因果观在休谟、康德哲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方法论之比较

一、二分法与三分法

二、经验的方法与先验的方法论

本章注释

第三章休谟、康德因果观在认识论上的比较

第一节对因果关系的普遍性的认识

第二节对因果关系客观性的认识

第三节对因果必然性的认识

本章注释

第四章休谟、康德因果观在本体论上的比较

第一节对上帝存在的证明的批判

第二节关于自由与必然问题

本章注释

第五章休谟、康德因果问题的发展和影响

第一节康德后德国古典哲学对因果观发展

第二节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因果观的影响

本章注释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因果性是贯穿西方哲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问题,也是至今西方哲学界讨论和争论不休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方面,休谟和康德是两座重要的里程碑.他们对因果观的认识、剖析、解决都对后代哲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通过研究他们对因果关系问题的不同解释,分析比较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联系和原则、以及他们哲学的实质,来增强对西方哲学的认识,是不无意义的.该文在理清了前人对因果观的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了休谟和康德的因果观之异同,在方法论上,在承认两者唯心主义前提下,看到两者的二分法与三分法、经验与先验的区别;在认识论上系统探讨了因果普遍性、客观性、必然性等基本问题,阐述了两者对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的不同认识之处;在本体论上,因果关系主要体现在对上帝存在的证明的批判和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上,休谟和康德都否认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但康德在实践理性中又将上帝请了回来),在自由与必然问题上,休谟将自然现象和道德现象看成同一原则,而康德则严格区分了现象界和道德领域.康德的因果观在休谟因果观的影响下,建立起自己独特理论体系,提出其创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自由观的产生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著录项

  • 作者

    刘忠;

  •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大学;
  • 学科 西方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温纯如;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德国哲学;
  • 关键词

    西方哲学; 休谟; 康德; 因果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