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6h】

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研究准备

1.3研究的基本思路

1.4研究的总体框架

1.5本文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有关理论

2.1金融发展理论

2.1.1金融结构论

2.1.2金融深化理论

2.2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2.1农业信货补贴论

2.2.2农村金融市场论

2.3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回顾

第三章辽宁省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历程

3.1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回顾

3.1.1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

3.1.2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3.2辽宁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概况

3.2.1正规金融发展

3.2.2非(准)正规金融

第四章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4.1辽宁省农村金融工具的相对规模

4.1.1货币化程度

4.1.2金融相关率

4.2金融机构状况

4.2.1盈利水平

4.2.2风险水平

4.2.3抗风险能力

4.3金融市场结构

4.3.1金融市场集中度

4.3.2金融市场进入壁垒

4.4金融中介功能

4.4.1储蓄的流向

4.4.2储蓄的运用

4.5 结论

第五章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5.1模型的选用

5.2指标设计、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2.1指标设计

5.2.2数据来源

5.2.3研究方法

5.3实证分析过程

5.3.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5.3.2协整检验

5.3.3 Granger因果检验

5.4结论

第六章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6.1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

6.2改进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6.2.1农村商业性金融——多种类型并存与竞争

6.2.2农村合作性金融——构建纵向型合作金融体系

6.2.3农村政策性金融——扩宽业务经营范围

6.2.4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多渠道回流邮储资金

6.2.5民间金融的规范与发展

6.3完善配套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了辽宁省的农村金融发展及其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目的在于重构一个适合于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农村金融政策来更好的促进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有关理论。这一部分比较详尽地阐述了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有关理论,并对各理论进行了总结,为本文进一步论证提供理论基础。 二、辽宁省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本部分内容分别对我国金融、我国农村金融和辽宁省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并描述了辽宁省农村金融现状。 三、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本部分内容依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所提供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主要从金融工具相对规模、金融机构财务状况、金融市场结构与金融功能等方面,对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衡量。发现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具有四个特点:其一,农村货币化程度加深;其二,农村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不佳;其三,农村信贷市场已属于极高寡占型,而农村信用社处于垄断地位;其四,农村金融剩余外流严重,金融的储蓄运用的中介功能微弱。 四、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这一部分主要依据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实际数据,构造和使用金融相关率、金融支农程度等指标,依次使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了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不存在因果关系。 五、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目的和对策。首先提出农村金融发展需遵循的目标;然后提出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主要对辽宁省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重构;最后又指出为保证辽宁省农村金融良性发展而需推出的相关配套政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