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探析
【6h】

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一、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的背景

(一)个人经历

(二)社会背景

(三)理论基础

二、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的体系

(一)学习网络的涵义

(二)学习网络的缘由

(三)学习网络的依据

(四)学习网络的目的

(五)学习网络的组织

(六)学习网络的价值

三、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的实践案例

(一)佛罗里达中学:校外虚拟学校

(二)IBA学习村:校内虚拟学校

四、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的评析

(一)关于教育资源配置

(二)关于学校的类型

(三)关于学习的目的

(四)关于学习的主体

(五)关于学习的时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对学习网络理论进行梳理,以期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导论部分阐明研究的缘起,现有的研究成果与局限,最后简述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一部分介绍伊里奇的学习网络理论的背景,包括个人经历、社会背景,并从其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与教育未来学关系的角度分析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的哲学思想渊源;此外,同时期的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科佐的自由学校运动思想、罗杰斯的非指导教育理论以及科尔的开放课堂实践理论也都对伊里奇的学习网络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部分介绍伊里奇学习网络的理论体系,从学习网络的涵义与组织,构建学习网络的缘由、依据、目的、价值等六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介绍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以佛罗里达中学和IBM学习村为例,阐明现代的虚拟学校与伊里奇所构建的学习网络理论在理念上的一致性。〕  第四部分从教育资源配置、学校类型、学习目的、学习主体以及学习的时空五个方面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进行评析,阐明学习网络理论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发展多元化教育;确保“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以及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值得借鉴的方面。  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语部分。产生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学习网络理论,尽管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具体表现在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新型学校的探索、对学习目的重新定位、对学习主体的进一步明确及对学习时空的延展等几个方面。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该理论所表现出来的历史局限性,不断对其进行改进,才能使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