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规模治理:大型村庄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对浙江省曹村的调查
【6h】

规模治理:大型村庄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对浙江省曹村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一个独特的大型村庄

(一)村庄规模与村庄类型

(二)曹村:历史延续的大型村庄

二、国家制度安排下的村庄组织体系

(一)村级党组织

(二)村民自治组织

(三)村集体经济组织

(四)群团组织

三、实际运作中的村庄组织结构与功能

(一)村庄公共决策组织

(二)村庄公共管理组织

(三)村庄公共监督组织

(四)规模治理及其特点

四、村庄组织结构形变及其与村庄规模的关联

(一)村庄组织结构的形变

(二)村庄规模是村庄组织结构形变的重要原因

五、规模治理的效应

(一)规模治理的经济效应

(二)规模治理的成本效应

(三)规模治理的稳定效应

(四)规模治理的民主效应

六、总结与探讨

(一)规模是影响村庄治理的重要变量

(二)村庄规模的合理限度

(三)村庄规模的自然生成与人为选择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村庄治理总是在特定的治理环境下运作的,不同的治理环境势必导致村庄治理的差异化。村庄治理的制度一致性被治理的现实多样性所取代。村庄治理环境由众多因素有机构成,村庄规模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村庄规模的大小会对村庄治理形成深刻影响。 本文以“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视角,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以浙江省曹村为个案,着重考察村庄组织结构与功能的独特性,描述曹村实际运作的村庄组织结构与国家制度安排的村庄组织体系之间存在的偏离,分析村庄规模在村庄组织建构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曹村的村庄治理模式归纳为“规模治理”,并对村庄“规模治理”的实际效应做出初步分析。根据曹村的经验,进一步地探讨了村庄规模的合理限度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结合现阶段乡村治理的现实,阐述本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初步疏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交待本项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文章的大致框架,并对几个核心概念做出必要的解释。最后,说明本项研究的理论工具、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一个独特的大型村庄。依据村庄规模,即人口数量和地域面积,将村庄划分为三类:大型村庄、中型村庄和小型村庄。对曹村概况做初步描述,依据其发展历史和村庄现实,将曹村界定为“大型村庄”,并强调指出曹村村庄规模的历史延续性。 第三部分,国家制度安排下的村庄组织体系。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对曹村根据国家法律和制度安排而建立的村庄组织体系做了初步的分析。指出曹村的村庄组织体系主要由: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群团组织等构成,对各类村庄组织情况进行大致的介绍。 第四部分,实际运作中的村庄组织结构与功能。阐述在曹村村庄治理实际运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村庄组织结构,并按组织执掌和行使权力的不同,把它们划分为三类公共权力组织:决策组织、管理组织和监督组织。根据曹村组织的结构特征,将曹村的治理界定为“规模治理”,在此基础上,简要地分析了曹村“规模治理”的特点。 第五部分,村庄组织结构形变及其与村庄规模的关联。首先考察实际运作中的村庄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的偏离表现,如党村不分、两委一体化运作、传统群团组织功能弱化等;其次,分析村庄组织制度偏离与村庄规模之间的关联,指出村庄规模是影响村庄治理实际运作的重要变量。 第六部分,规模治理的效应。村庄组织结构的运作与功能发挥主要体现在村庄治理的实际效应上。本部分结合村庄规模及其影响下的村庄组织结构,探讨村庄治理的效应。着重从经济效应、成本效应、稳定效应和民主效应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规模治理”的效应。 第七部分,总结与探讨。曹村的案例表明,村庄规模对村庄治理具有独特的影响。指出以往的研究没有对村庄规模给予必要的关注,本文尝试引入“村庄规模”新变量研究村庄治理结构与功能,试图以此丰富村庄治理研究的理论成果。并以曹村经验为主要依据,探讨了村庄规模扩大的合理限度。指出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村庄规模的选择应根据村庄治理的具体环境,由村民自主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