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黑麂粪便的个体识别和性别鉴定
【6h】

基于黑麂粪便的个体识别和性别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黑麂的研究进展

1.1 物种简介

1.2 研究现状

2.DNA指纹技术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应用

2.1 DNA指纹技术

2.2 DNA指纹的应用

3 动物性别鉴定

3.1 性别鉴定的方法

3.2 SRY基因的应用

3.3 应用前景

4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性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粪便样本的采集

1.2 DNA提取及PCR所需药品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主要试剂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粪便DNA的提取

2.2 肌肉组织DNA的提取

2.3 PCR扩增

2.4 聚丙烯酰胺双垂直电泳

2.5 Cytb及SRY基因测序的验证

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个体识别

1.1 总DNA提取

1.2 PCR扩增

1.3 Cytb基因片段的扩增

1.4 个体DNA指纹

2 性别鉴定

第四章 讨论

1 粪便DNA提取策略

2 基于粪便的DNA指纹及性别鉴定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野生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种群动态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欲解决的问题。属于基础研究的野生动物(兽类)个体识别,与野生动物种群动态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DNA指纹拓宽了人们进行野生动物个体识别的思路。目前,利用DNA分子标记构建的各种DNA指纹系统较为常用,主要有: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numberoftandemrepeat,VNTR)、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微卫星(Microsatellite)又称简单重复序列(Simplesequencerepeat,SSR)或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repeat,STR)等。而在动物个体识别研究中,SSR指纹系统受到了学者们更为广泛的关注,且被成功用于多种野生动物的个体识别研究。
   自分子粪便学的兴起,野生动物粪便样本在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粪便样本利用微卫星DNA指纹技术在其他物种个体识别方面的成功应用,为进行野生黑麂个体识别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利用由8个微卫星位点构建的DNA指纹体系,从141份粪便样本中准确识别出31头野生黑麂个体。同时,CERVUS3.0和POPGENEl.21软件的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该识别体系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8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个体识别率(DP)为0.938,累计个体识别率(CDP)为0.999,其平均观测等位基因(Na)为8.87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为6.375,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29。该结果显示这一微卫星识别体系在种群大小估计中有着较为明朗的应用前景。另外,性比是描述种群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性比的变化对种群的增长和动态有着明显的影响。在个体识别的基础上,本文首次利用SRY性别决定基因片段基于黑麂粪便试判断了这31头个体的性别,经多次重复扩增,结果有12头个体无目的条带,19头个体出现了大小为250bp左右的条带。即雌兽12头,雄兽19头。对随机挑选的8个SRY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与Genebank中黑麂SRY基因进行比对,平均相似度高达95%。由于研究中所识别的粪便样本来自于较小的样方,因此这一性别鉴定结果尚不可代表九龙山黑麂种群的性别结构,整个种群的性别结构现状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次研究是继探索黑麂粪便DNA提取技术之后的进一步深入,旨在为基于黑麂粪便的生态学研究提供直接证据,对今后的黑麂研究工作及其它物种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