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旅游发展众筹众创模式研究
【6h】

乡村旅游发展众筹众创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1.研究内容

2.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目的

1.研究方法

2.研究目的

二、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乡村旅游及研究现状

1.乡村旅游及发展特征

2.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现状

(二)乡村旅游不同发展阶段主要模式分析

1.自主经营型:萌芽阶段的发展模式

2.政府主导型:参与阶段的发展模式

3.企业主导型:全面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

(三)乡村旅游发展困惑

1.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造成重复建设

2.经营管理混乱,营销能力不足

3.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生产成本较高

4.市场竞争混乱,交易成本很高

5.组织、制度运行效率低,利益冲突严重

6.公共资源产权不明晰造成“公地悲剧”

三、管头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案例分析

(一)管头村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1.管头村发展背景

2.管头村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二)管头村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1.孕育阶段(1995-2005年)

2.转折阶段(2005~2006年)

3.蓬勃发展阶段(2006~至今)

(三)管头村乡村旅游模式经验分析

1.管理制度方面

2.资金筹集方面

3.利益分配方面

(四)众筹众创的发展模式:成熟阶段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四、构建众筹众创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一)乡村旅游众筹众创模式

1.组织制度创新

2.管理制度创新

(二)众筹众创模式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困惑的原因

1.拥有行政资源和资金资源并存的组织

2.拥有激励与约束并存的制度

(三)市场组织化和组织市场化:众筹众创模式效应

1.纯粹的市场

2.科层组织

3.市场组织化和组织市场化

五、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1.壮大集体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

2.激励社区发挥主导作用

3.制度创新:由“自上而下”转为“自下而上”

4.政府要简政放权,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5.保持农户的独立性,尊重市场调节

6.提高乡村旅游监管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传统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效结合,在加快城乡经济文化融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乡村旅游,扶持建设具有特色景观的旅游村镇后,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到2014年为止,我国乡村旅游接待的人数已经高达12亿人次,占全国旅游人数的1/3左右。但是在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背后存在“规模不经济”、“公地悲剧”、“飞地”、“拉客宰客”等棘手问题。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找到一种有效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研究探索过程中运用了新制度经济学知识和乡村旅游发展相关理论,首先通过文献整理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整理出我国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困惑。其次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管头村这一成功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寻找出其发展规律和成功经验。最后依据以上分析,基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的原理,构建出一种符合我国乡村旅游具体情况和发展规律的理论模型,即“众筹众创模式——组织、制度创新——行为特征(组织、个人)——组织市场化和市场组织化效应”的理论模型。
  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向读者概述了写作背景与意义、思路与方法,并简单叙述了包括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研究的相关成果和调研中的实际情况等方面内容,结合研究思路做出技术路线图;第二部分是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进展的梳理。通过阅读、整理文献资料,界定出乡村旅游的定义、特征、发展现状、作用。并归类和总结出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模式和发展困惑;第三部分主要是案例分析。通过对管头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和发展成效进行梳理和总结,找出管头村乡村旅游比其他拥有同等旅游资源甚至旅游资源更具优势的乡村,发展更好的原因,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第四部分构建乡村旅游众筹众创发展模式。这一部分主要是在第二、三部分的基础上,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构建出一个合理的理论模型。第五部分,结论与对策建议。对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构建众筹众创模式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