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失业率调整的中国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研究
【6h】

基于失业率调整的中国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3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2国外菲利普斯曲线的重要理论

2.1费雪理论

2.2菲利普斯曲线的由来

2.2.1失业率——工资变动率

2.2.2失业率——通货膨胀率

2.2.3产出——通货膨胀率

2.3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

2.3.1货币学派区分长、短期曲线

2.3.2理性预期学派否定替代关系

2.3.3新凯恩斯主义验证曲线短期稳定

3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现状

3.1取得的成果

3.1.1起步晚,但改革开放以前的研究不是空白

3.1.2产出——通货膨胀曲线的实证研究成熟

3.1.3失业率——通货膨胀曲线图形研究较完善

3.2存在的不足

3.2.1产出——通货膨胀曲线实证结果的检验、修正较少

3.2.2失业率——通货膨胀曲线的定量研究不多,动态研究较少

4失业率——通货膨胀模型的实证研究

4.1失业率的修正

4.1.1修正的原因及意义

4.1.2修正过程

4.2模型实证分析

4.2.1城镇登记失业率——通胀模型

4.2.2修正失业率——通胀模型

4.2.3对修正失业率——通胀模型的动态分析

5中国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比较

placeholder

5.1.2动态模型的实证

5.2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纵向比较

5.2.1修正失业率——通货膨胀模型的纵向比较

5.2.2产出——通货膨胀模型的纵向比较

5.3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横向比较

5.3.1相同点

5.3.2不同点

6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对策建议

6.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总结与政策启示

6.2我国治理通胀与失业问题的政策及其效果

6.2.1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实践

6.2.2我国治理失业的实践

6.3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对策建议

6.3.1完善我国失业统计的指标体系,与普查失业相结合,逐步过渡到建立统计失业取代普查失业的统计制度

6.3.2通过改善预期来达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的目的

6.3.3出现失业率增长的惯性,需要政府加强对劳动市场的干预

6.3.4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缩小GDP缺口,由于控制通胀的增长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菲利普斯曲线作为经典的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自产生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这五十多年来,菲利普斯曲线吸引众多经济学家的研究兴趣,对菲利普斯曲线做了发展与修正,它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集体智慧的结晶。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埃德蒙·费尔普斯,由于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修正与发展,而荣获此殊荣。 本文首先从费雪理论、菲利普斯曲线的由来和菲利普斯的发展三个方面来对国外在菲利普斯曲线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其次,介绍我国学者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即我国学者对菲利普斯曲线研究成果最主要表现在对产出--通胀曲线的研究上,但由于我国失业率的统计不准确,因此,我国学者对失业--通胀曲线的定量研究不多。 本文利用普查失业率调整城镇登记失业率,再用普查失业调整后失业率,对失业--通胀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验证。结合动态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建立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在检验的基础上多次修正模型,使其达到反映我国通货膨胀与失业最佳拟合程度的菲利普斯曲线,最后得出: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的滞后一期与当期的通胀存在替代关系,而且存在价格预期的影响,价格预期与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物价有关。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宏观经济中失业与通胀的替代关系,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实证研究。 本文还将失业--通胀曲线模型与产出--通胀曲线模型进行了简单的横向、纵向比较。最后提出了对我国治理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我国失业统计的指标体系,与普查失业相结合,逐步过渡到建立统计失业取代普查失业的统计制度;通过改善预期来达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的目的;出现失业率增长的惯性,需要政府加强对劳动市场的干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缩小GDP缺口,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的增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